海豚科技这三年来的发展,除了公司本身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也一直是同步发展,自从三年前发生了人员等房屋的恶劣情况之后,红星建筑公司就一直没有停下建设的步伐。
首先是增建了一栋软件大厦,并且增建了六家研究所,包括物理研究所、化学研究所、智能安防系统研究所、光学研究所,汽车研究所和人工智能研究所,这些都是小型研究所,规模不大,有几家就是一栋三层楼房。
除此之外,增建了两个工业园,一个电子产品工业园和智能家电产品工业园。
发展最快的还是宿舍区,那种十五层楼高的大型宿舍楼,一口气建了十栋,全部是中层职工单身宿舍楼。
加上以前的宿舍楼,目前是够用了,但是并不富余。
之所以只建了这么多,还是因为公司有相当部分的员工符合申请职工套房了。
是的,红星建筑的主要精力还是建职工小区。
由于海豚科技本身就是封闭性管理,所以职工小区没有围墙,就像是房地产开发一样,一栋又一栋的高层建筑在珠江边,拔地而起。
高层建筑有两种户型,板式结构,一栋两户,楼高25层,一种是三室一厅,含阳台套内面积为100平米左右。
一种是四室两厅,也是一梯两户,板式结构,含阳台套内面积为135平米左右。
这其中不包括什么公摊面积,还有什么小区绿化面积,是实实在在的房屋面积。
因为海豚科技的房子,是免费提供给职工居住的,搞那些花头没用。
这两种高层建筑,都是提供给普工双职工和底层技术员职工的住房。
其中的区别是普通技术员双职工可以申请四室两厅的大户型,而海豚科技占比最多的就是这类双职工,所以第二种大户型反而更多。
当然,这一切都有一个前提,就是工龄必须满三年以上,这个条件对所有人适用,包括高层干部,所以实际上大部分的普通技术职工还不具备分房的条件。
第三种户型是楼高十层的复式洋房,套内面积猛增至200平米,户型也是四室两厅,只是房型更大,这种房子是公司提供给中层干部的福利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