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这种高强度实验,最能考验发动机的品质,发动机不是空转,而是带着重负荷,就好比让一部小车拉几吨货物一样。
它还不仅仅是负重运行,科研人员还会摸拟各种复杂路况,让发动机时而停,时而起动,时而低速加油,时而高速减油。
在各种变态般的强度实验中,纵然是钢铁般的坚强品质,也不耐操,他们一个月至少要坏掉三百台发动机。
然后科研人员又要仔细找出原因,又重新制造一台新的发动机代替。
还不止如此,到了后期,他们还要对一些明显太强,一直不坏的零部件减配,让发动机各种零部件做到性能均衡。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还要对发动机不断的进行优化,这也是减法题,减少发动机零部件数量。
比如他们就减去了一般发动机那样的顶缸凸轮机构,直接用电磁阀代替进排气门控制。
这样一来,又减去了一套机顶机油喷射润滑系统。
减法的好处太多了,发动机越简单,就越稳定可靠,也减轻了发动机重量,又相应的更省油。
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发动机顶部没有机油了,至少减少了发动机一半几率的烧机油情况。
这么一天天的减配下去,就是目前这种发动机如此娇小的原因,与一般的发动机外观已经有了明显的区别。
刘美娟由于不懂发动机技术,她看就只看到一些表面情况,比如发动机自身有多重,发动机的使用寿命等等。
总的来说,刘美娟还比较满意的,但她依然要求董斌要将发动机寿命提高到一个月左右。
可以这么说吧!如果董斌团队真的做到了,就会造出一款怎么也开不坏的怪异发动机。
她是轻巧的说了,却不知董斌团队到了现在,连提高一天寿命都非常难。
这些易损坏的零部件,比如高速轴承,海豚科技并没有轴承制造技术,是买的进口高速轴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