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事先就商量好的对策,目的不是真的讨要那些落后的技术,也是个幌子。
“可以,许总工,请你去把那些准备好的资料拿来,让客人验收。”
蒋总爽快的答应了,并安排公司总工程师许居衍去拿资料。
专利并不多,几乎没有,这倒不是华晶微电子没有技术,而是那时国营企业不兴这一套,在国内申请专利没用,兄弟单位该抄的还是抄。
技术资料还是比较多的,足足有好几托板车,一撂就是一人高,毛重估计怕有五百多斤。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华晶微电子虽然成立不过十年,但它的前身,江南无线电器材厂,电科24所无锡分所,都是五六十年代就成立了,累积了大量的技术资料。
这么多的技术资料要仔细审核,可能要好几天,为免夜长梦多,王勇偷偷的指示胡伟武,要他做做样子,胡乱的翻阅,用了两个多时就审核完毕。
虽然是草草翻阅,胡伟武团队还是做了归纳,从最基本的二极管生产技术,到模拟电子器材,再到晶体管制造技术,各种分立器件、传感器、存储芯片、模拟芯片和微控芯片(cu)设计资料及制作工艺手册,应有尽有,都做了归纳,草草整理出了一个技术目录。
看来华晶微电子没有耍手段,技术是倾囊相授了。
这是当时中国喜欢大而全的结果,这么说吧!如果华晶微电子技术先进,仅凭它一家企业就可以制造所有名类的电子设备。
这些都是海豚科技所需要的宝贵技术,那些工厂里面已经几十年寿命的生产设备,对海豚科技来说反而是垃圾,王勇看都不会去看一眼。
一般的电子元器件制造设备,以及基础芯片的制造设备都不在欧美的制裁名单之内,这些基础技术并不先进,没什么好制裁的。
所以海豚科技在消化这些技术之后,会另外购买国外先进的生产设备。
海豚科技不同于一般的企业,它自身就大量需要这些基础电子元器件,如果自身能够制造,就少了一项被欧美卡脖子的领域。
审核完资料已是中午过后了,蒋总邀请王勇一行去了公司附近的饭店用餐。
下午回到华晶微电子谈判继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