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语音的智能,就是靠微操控程序去实现,说白了它就是等于一个小型的搜索引擎加智能判断程序。
它要能理解用户的指令,程序它只能识别数字,用户的语音指令被转换成数据,同样叫开灯,声音大与声音小,男人和女人叫,所产生的数据是不相同的。
这就要用到模糊识别技术,在搜索引擎中叫关键词,在语音数据中,就要抓住关键特征,再与标准语音指令对比,就明白了用户的意思。
我只讲了简单的应用,还有技术难度更高的,但能显著提高识别率的办法,那就是场景识别和定位识别。
比如你刚好站在窗前,你叫开窗,那程序就能更准确的判断你的意图,这样就要构建多个数据库,而且不是平行的,是呈树状,有主次之别。
哪种情况优先,哪种情况次之,再作出判断。
模糊识别的关键就是模糊算法,其实在计算机中,就是因为有了各种数法,才使得计算机就有了各种超乎寻常的能力。
韩乃平研究模糊算法,已经有了不短的时间,他不像朱涛,要分心二用,所以他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果。
根据这个现状,小马哥又特意找张志东要了两位善长构建数据库的程序员,再加了两名负责码数据的普通程序员,与朱涛一起负责两个主要数据库的构建。
剩下六名程序员,被他统统加强到指纹数据库研究团队。
而他自己,则是与韩乃平一起,共同攻关模糊算法的难题。
别看他只有大学凭,其实他与张志东两人,都是从小就学习计算机知识,基础知识非常扎实。
那时还是八几年,正是计算机技术的萌芽时期,他们从计算机的底层技术学起,一直到专攻软件技术。
这使得他们俩的计算机知识,软硬皆通,非常扎实,远不是后来的计算机人才所能比拟的。
学计算机,有两样知识离不了,第一是数学,第二是英语,所以小马哥的数学造诣一点都不弱于韩乃平这个硕士研究生。
有了他的加盟,模糊算法的研究一日千里,模糊识别技术也日趋完善,有望成为门禁系统项目组最先出成果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