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昱乾手一伸,说道:“前辈,请赐招。”
秦至庸读书,读出了韵味。他拿起书本,很快就能看得入迷。
无论是学什么,只要入迷,就好办了。
沉寂在书本的学问当中,甘之如饴,不但不会觉得累,心神反而还会得到滋养。
此种乐趣,是一般人体会不到的。
一般的人,学习别说是入迷,就算能入门,都已经很勉强。
秦至庸只是一个普通人。他读书,不是状元之才,练武,天赋不如杨昱乾。按理说,秦至庸的资质比较平庸,无论学什么,都不会有什么大成就。至于成为宗师,甚至大宗师,那是想都不要想。
可是,秦至庸读书,却偏偏读出了韵味;练习拳术,成为武术宗师。这要归功于他的性格没什么明显的缺陷,心性非常柔顺,又得了儒家的修心精髓,勉强可做到正心诚意。
修心。
无论是在儒家,还是佛门,或者道家,都是非常重要。
儒家有心正意诚。
佛门则说,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
道家的求道精神,讲究上善若水。心性要柔,要顺,道法自然。
秦至庸的心灵修为,还很浅薄,可以说才刚刚入门。离真正的正心诚意,降伏其心,还相差太远。连儒家的“定”之境界都没有达到。
可即便如此,秦至庸也获益良多,受用不尽。
一个人的天赋,是先天的决定,羡慕不来。天赋好,只能说是修行的起点比较高,但是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终身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