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镶玉给的基础内功,秦至庸早已背熟,只是还没有练出内劲来。秦至庸请教的问题,不是什么高深的内功心法,而是他们的武学心得。
有时候,往往是那一点心得,才是最宝贵的东西。
就像是读书,有的人读数十遍,都记不住书中的内容。可是先贤们总结出来读书的心得。心、口、眼,都要用到,要专注,读书才能沉入其中。
若是达到了这样的状态,做到“过目不忘”,并非不可能的事情。
天下间的道理,都是相通。
武学同样如此。
贾廷和曹添回答秦至庸的问题,要多一些,陆小川说话最少。有时候,他们的一句话,能令秦至庸茅塞顿开。
秦至庸请教问题,不正式,反而像是在聊天。气氛比较轻松。这一聊,就是一个多时辰。
秦至庸记录的心得和经验,很零散,有些话逻辑上还有点混乱,有点牛头不对马嘴。毕竟,三个人的练武心得,肯定不会完全一样。有相互矛盾的地方,是正常现象。
稍后秦至庸慢慢整理,专心研究便是。
记录下了最后一个问题。
秦至庸小心的收拾纸张,说道:“三位前辈,感谢你们的解惑。此刻,我对武学,终于有了一些深入的了解。”
秦至庸抱拳,向三人行礼。
秦至庸语气温和,眼神纯净,礼数周全,就算是陆小川这种心思阴暗的人,都不会对他心生厌恶。
贾廷忽然说道:“秦小哥,你是个人才。不知你对东厂和锦衣卫怎么看?”
东厂里面多数都是太监和武夫番子。读书人,是不会进入东厂。这就导致东厂做事不知轻重,把握不住分寸。
锦衣卫,就更是没有几个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