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的很。”秦殊对这里头的门道儿就比较清楚了,同魏银说了一些这里头的事儿,“所以捐钱一定要看好组织,上次咱们捐的五百块,就是捐给政府的。虽然瞧着还是有许多难民,不过,听说外城那里支起粥厂来了。”然后,秦殊还告诉了魏银几个比较有名的慈善组织,“这几个名声也不错。像其他的,不知根底,就得慎重。”
魏银觉着,秦殊知道的事真的挺多。
秦殊还提出找人打听一下写这新闻的记者是哪个,这样就能顺藤摸瓜的查出究竟是谁跟她们过不去了。
魏年的朋友程苏在北平日报是副主编,给姑嫂二人泼脏水的是北平时报的记者,这事儿打听起来并没有什么难的。就是查出的结果叫人气闷,陈萱都说魏年,“你以前眼睛是不是瞎啊?”
魏年摸不着头脑,他正在跟媳妇分析闻雅英究竟是发了什么颠要跟他媳妇他妹妹过不去呐。其实,在魏年看来,他妹妹是个顺带脚儿,主要是针对他媳妇。很明显,他媳妇以前跟闻雅英吵过架,有过节。魏年正说这事儿,结果,听陈萱没来由的这一句,不禁摸不着头脑,陈萱看一眼给小闺女换尿布的魏年,顺手把换下的尿布放到地上的尿布盆里,说,“以前我就叫你不要跟闻小姐跳舞吧,我一眼就看出她这人人品不成的。”
陈萱突然吃醋,魏年立刻心虚,陈萱不是得理不饶人的,想着同闻雅英以前拌嘴的事,闻雅英这也太记仇了吧。陈萱道,“我总觉着,这事儿会让闻夫人知道不大好,可要当没发生过,我心里又觉窝囊。”
魏年给闺女换好尿布,顺手拍拍闺女的小屁屁,问陈萱,“干嘛要当没发生过啊?”
陈萱摇摇头,“这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说真的,阿年哥,我真没精神去跟闻小姐计较这个。报纸上的新闻,今儿个东,明儿个西的,现在报纸上的热门儿并不是捐款多少的事儿,报纸上都在卯足了劲儿骂东北军和张少帅,谁顾得上咱们这四十块大洋的事儿啊。不是我说,闻小姐就是想报复,选的这时机也不大好。就这事儿登了报纸,这些天来咱们店的客人也渐渐多起来的。生意还忙不过来,哪儿有空跟她打这口头官司。”
然后,陈萱说出自己打算,“再说,我以后也不想再捐款了。那些随大溜儿,政府非要捐的,咱为了生意好做,别人捐,咱也就捐些。可像救济会这种,阿殊也说不可靠的,我不想捐了。四十块大洋,城里人总觉着咱小器,可在乡下,谁家有四十块大洋,那是能做一辈子的。咱们现在有了小丫头,以后,除了咱们去国外念书的钱,咱们还得给小丫头攒嫁妆呐。”
说着不想再捐钱的话,陈萱又有些矛盾,“有时,见着外头那些没着落的难民,心里也觉着可怜,想着捐钱给咱小丫头积福。可有时又觉着,咱又不是大户,我又很心疼钱。”
魏年笑,“那就别捐了,我也不想捐。咱现在钱还是少些,要是钱多了,做善事就做善事,不过,现在不成,咱小丫头的嫁妆还没攒下来。再说,咱以后也不只小丫头一个孩子,总得给每个孩子攒些。咱们也爱国,只是,还得以咱们自家为重。”
陈萱连忙点头,觉着阿年哥这话说到她心坎儿去了。
陈萱就是这么想的,图什么啊,捐钱还闹出风波来。
陈萱真的是太忙了,现在生意不好做,就更需费心费神,再加上有了小丫头,这是陈萱的掌中宝、心头肉,陈萱每天见到自家闺女,就烦恼全消了。再说,晚上还有念书的事。陈萱真是顾不上闻小姐这边儿了,何况,又有秦殊主动要出面解决,陈萱就没再插手。
不得不说,人都是在成长的。
如秦殊,要是以前的秦殊,知道有人这么下作的对付她的朋友,秦殊再不能罢休,按她的性子,不撸袖子干一仗都是轻的。毕竟,那天原是秦殊收到请柬,是秦殊邀请,陈萱魏银才会同她一起去的。结果,竟叫人算计了。
不过,今非昔比,秦殊这几年在北京,长进颇大。
闻雅英这么对付她的朋友,秦殊认为要为陈萱魏银的无妄之灾负一半的责任,她还真没直接找闻雅英算账,她先是找北京大学的徐柠打听闻雅英现在的情况。不打听不知道,打听后秦殊才晓得闻雅英竟然退学了。徐柠在北大人头儿广,连闻雅英退学的原因都要听出来了,徐柠说,“这位闻小姐自去岁年底考试时,成绩就很不成了。今年的升级考试更别提,她那成绩是绝对升不了级的。她办退学时说的是想去做些实业,不过这话听听也就是了,谁还当真啊。”徐柠这种年年拿奖学金的学霸类型,对闻雅英这种大小姐天生就有些不以为然,她与秦殊很熟,说话也就不大客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