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立刻昂首挺胸,将原本懒洋洋地靠在廊柱上的身子摆正,唇边扬起温婉自持的微笑,身姿娴雅地上前和来人打招唿。
跟在暖暖身后的张骊在心中腹诽,暖暖的任性也是有资本的,就单是这瞬间变脸的功夫,她就学不来,更别提是那几代贵族人家培养起来的娴雅高华的气度了。
怨不得母亲总要她跟在彭瑾和暖暖身边好好地学一学,原本她还觉得自己温婉柔顺,言行举止、接人待物都已经做得很不错了,可是和比她年幼许多的暖暖一比,高下立现,让她不由自主地就自惭形秽了。
暖暖那样张扬的自信,她这一辈子大概都学不来了吧。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
这句俗语说的真是再正确都没有了。
什么样的家庭境遇培养什么样的人。
张骊收回念头,慌忙含笑跟了上去。
她虽然学不来暖暖的自信从容,但是总能够学着将自己变得更好,也好配得上自己刚刚定下的那门亲事。
张骊刚这么一想,抬头就见迎面走来的几个小姑娘里有她未来婆家的小姑子吏部给事中方廷之的幼女方菲,顿时心中一慌,面如沉霞,绯红一片。
方菲也看到了张骊,脚步顿时微微一顿。
对于这个未来嫂子,她也曾听母亲提起过,甚至还趁着两家相看的机会,软磨硬泡地跟了过去,匆匆见过一面,谈不上喜欢,当然也并不讨厌。
方菲早就知自己未来的嫂子是翰林学士张明华的女儿,和宁安伯的嫡长女是手帕交,刘张两家的关系也十分好,所以来此之前,她就预料到可能会碰到张骊。
只是没有想到会突然撞见,所以她才一时愣了神。
就这短短的片刻工夫,陪在方菲身边的其他女孩子就发现了她的异常,顺着她的目光,就看到了对面陪在暖暖身边的张骊。
有和方菲关系亲近的,猜测出来眼前陪在永宁乡君身边的姑娘,大概就是方菲的未来嫂子,翰林学士张明华的女儿张骊,便一脸打趣,吃吃地笑了起来。
她这么一笑,周围其他的女孩子便问起了因由。
张骊垂首羞涩,不知该如何回答。
方菲顿了顿,倒是颇有些男儿洒脱地介绍道:“这位是翰林学士张大人的千金,前些日子家母刚刚做主,为二哥许了这门亲事。”
毕竟都是些未出阁的女孩子,大家听了不过是面露惊讶打量了张骊两眼,很快便又礼貌地收回了目光,说了两句恭喜,便转移话题,不再提此事。
倒是暖暖年纪小,个性又洒脱豁达,乍闻张骊是方菲的未来二嫂,难免好奇惊喜,不住地拿眼光在二人之间徘徊。
只是暖暖掩饰得好,方菲又对她不了解,所以并未察觉出什么不妥来。
但是张骊和暖暖相伴多年,对她了解甚深,怎么会不明白暖暖眼中的好奇和打量,一时心中羞涩,便觉得脸颊越发地燥热起来。
好在很快就开了席,女孩子们便止住说笑,手挽着手地朝宴席走去。
到底都是青春烂漫的年纪,得知方菲和张骊的姑嫂关系之后,大家便撺掇着让她们俩坐一桌,美名其曰早晚都是一家人,正好趁此机会增加彼此之间的了解,将来也能相处得更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