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槐的到来,在彭瑾的预料之内,然而当她看到同样候在一旁的诚意伯府的诸人时却很是诧异 当初刘识选择辞去翰林院修撰一职,到偏远的红河县任知县,诚意伯府诸人都十分不满,认为刘识这是自讨苦吃、自断前程,所以待刘识也没有了先前的热切。
真是没想到,刘识任满回京,他们竟然会迎接到京郊的长亭!
看来,他们这是听到了什么风声。
众人一番久别重逢的契阔之后,刘诚最先开口道:“三弟,弟妹,祖母和父亲母亲知道你们回来了,都十分高兴,早早地遣了我们来迎接,说是一定要接你们一起吃个团圆饭,还说要让你们在家中小住几日,一家人亲近亲近呢!”
如今已经是腊月二十七,小住几日的话,那可就到春节了!
难不成他们还要留在诚意伯府过春节不成?
一旁三年未见苍老了许多的王氏,也在一旁开口帮腔道:“对呀,你们这一走就是三年,如今好不容易回来了,大家一定要坐在一块好好地团聚团聚!今日就是没有祖母和父亲母亲的差遣,我和你大哥也定要请你们回家好好地团聚团聚,叙一叙这三年的别离相思之苦!”
王氏拉着彭瑾的手,一脸的真切赤诚。
刘识不待彭瑾开口,就出言婉拒道:“长辈们的厚爱,原不应该推辞,只是眼下临近年关,若是住在伯府中,只怕不太合适。毕竟,我们三房早就已经分了出来,再回伯府过年,这不合规矩。而且我们远途奔袭而来回,一路风尘仆仆的,又临近年关,还有很多东西需要拾掇。不如等我们安顿妥当了,再亲自去府中给祖母和父亲母亲请安,也免得劳动长辈们,全了我们的孝心。”
刘诚和王氏闻言面色一僵,他们原本还想以孝压人,劝服刘识和彭瑾回伯府小住,借机攀上关系,也在长辈们面前立功呢!刘识现在却以孝和规矩婉拒,直接将他们接下来的话给堵死了。
一旁的刘让和李氏见刘诚和王氏吃瘪,面露得意,半真半假地在一旁帮着劝了几句,见刘识态度坚决,夫妻二人便顺从地收声了。
如今的诚意伯府,他们和大房将将打了个平手,最怕这个时候再有人搅和进来,横生枝节。
又说了几句话,刘诚等人又给刘湛和刘澈两个孩子送上了见面,大家便启程赶着进城,免得耽搁太久,城门落了锁,还要白白地耽搁一晚上。
进城之后,大家在岔路口分开,各自辞别回家。
三年未见,再次踏足灯笼巷时,刘识和彭瑾心中都不禁涌起了近乡情更怯的感慨。
刘湛和刘澈两个孩子刚刚在路上又睡着了,清醒的暖暖正探着头东张西望,好奇地打探眼前这些与红河县不一样的景致 高大宏伟、繁华富庶。
刘妈妈等人得到了消息,早就立在巷子口驻足远望了,看见刘识等人回来,大家又是激动又是感慨,眼圈都红了。
“见过三爷,奶奶,小姐,小公子!”众人齐齐行礼问安,一看就是提前演练熟悉过了的,声音整齐划一,气势喧天。
赵良正拿着一小串鞭炮,准备点燃,神情一如既往地雀跃,口中还欢喜道:“宅门前还有一大挂爆仗等着放呢!”
说着话,赵良就点燃了手中的爆仗,噼里啪啦地响了几声,欢腾热闹。
刘识和彭瑾看到这熟悉的人事,先前的陌生感瞬间消弥了不少,似乎这三年他们从未离去,大家一直都融洽欢喜地住在一起。
但是,这宅门口大挂的炮仗是不能立即燃放了。
方才一见赵良满脸兴奋地要点燃炮仗时,彭瑾就立即护住了刘湛和刘澈的耳朵,生怕爆竹声将把他们惊醒,再吓着了他们。
饶是如此,两个孩子还是皱着小眉头,烦躁地晃了晃小脑袋,不满被打扰到了睡眠。
“赵良,这宅门口的炮仗,你可要等会儿再放,别惊扰到了小公子们。”彭瑾温和地笑道,还不忘打趣赵良,“你放心,等小公子们进了院,这炮仗随你爱怎么放就怎么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