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页

古代养娃日常 画江 550 字 2022-11-25

这次是刘惠意图陷他们于不义,下次还不知道谁又朝他们伸出黑手呢!

远一点的地方,没有油水可捞,又鞭长莫及,或许诚意伯府的人就会消停一阵了。

而且,也能在太熙帝心里留下了一个忠厚纯臣的好印象。

刘识这次没有立即回绝,而是沉吟片刻,道:“你让我想一想。”

事有凑巧,第二天,刘识就接到了来自上河县的妹夫梁山的来信。

因为刘识当初派了安老大等人去给刘萱送嫁,所以梁山一直对刘识心存感激,除了让安老大等人带回了感谢的信函和礼物,还坚持和刘识书信往来。

来往的信件多了,刘识便对梁山这个忠厚有为,又颇有政治见识的妹夫存了一份好感。

前些日子在金銮殿辞去翰林院修撰一职,请求外放为官之后,刘识便在回信中将这件事略略提了提。

没有想到,梁山却上了心。

梁山在来信中说,边远之地因为远离中原,所以多被世人看做蛮荒之地,行商的轻易不去,做官更是不往,导致了边地发展极慢,真正有心有所作为的官吏也是极为紧缺。

听说刘识有心外放为官,造福一方,梁山便主动邀约,请刘识到上河县的临县红河县做县令。

红河县上任县令,好不容易熬到任职期满,立刻就花了大笔的银子疏通了关系,调到了离京城更近一些的地方。

红河县和上河县相邻,同样都是尼族人的聚居之地,风俗习惯多有相似。

梁山在来信中说,若是刘识愿意到红河县来任职的话,他会帮忙和当地的尼族人沟通,尽量免除冲突。

梁山本人,就是尼族人。

红河县,恰好也在太熙帝给刘识的备选职缺里。

刘识觉得不错,先和彭瑾商量了,征得了彭瑾的同意,又去请教了彭永新和彭瑜,以及恩师周 。

s:晚了不方便,提前到别家蹭网来更新~这是两点的更新。

另外,请签到的亲尽量去签到楼,不然满篇都是,看不到和文相关的评论,谢谢!(未完待续。)

第289章 决定

?4??|-??=[`v3??-jb??t3??r年在京,又担任的是国子监祭酒的教化文职,于边地民俗和地方为官之道均不是很了解,也无法给出适合的建议。r

彭永新和彭瑜常年奔波在外,于各地吏治和风土人情都比较熟悉,闻言很是赞同。r

“其实,到边地为官,最难的就是如何处理好与当地人的关系。”彭永新沉吟道,“边地不比中原,汉人居多,风俗相近,管理起来能够很快上手。边地多是各民族杂居,风俗习惯各自之间天差地别,稍有不慎,便会因为这个问题而闹得举境皆反,呆不下去。”r

“可不是嘛!”彭瑜随机补充道,“有次我们在驿站遇到一个回京述职的县令,问他为何不到秋冬就往京述职,他长叹一声,道‘边人猛于虎啊’!r

后来详细打听了我们才知道,他颁布政令时没有顾虑到当地人的习俗,就被举县当地人之人合伙给哄了出来。上报州府,却只得到‘不可与民争扰,以免事态闹大’的命令。他无法,只得自请卸任,回京待命。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