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页

盛世明君 木兰竹 816 字 2022-11-25

就说现在,他的堂兄弟们,特别是大伯的儿子们,又甘心吗?

他思及罗家在想要自立时弄出的种种丑态,这其中难道没有那些人想要争取更多资源的缘故吗?

既然罗家他当继承人已经是既定的事实,他们只能将罗家变得更强大一些,自己分得的就多一些。

而科举制度则给了这些没有被家族选择的人另外一种晋升途径。

在科举中,陈文和翟阳建议举办县学、州学、太学三种层次的学校,县学以郡为范围,考三场可入学,身上就有了秀才功名,可以去官服当小吏;州学以州为范围,考一场可得举人功名并入学,得到之后可以考取郡守以下地方官职。

考上举人之后,就能进京赶考,考上之人就能进入殿试,在大殿上,由皇帝亲自出题,并排列名次,直接授官。

太学则由三种人组成,一是官宦之家有名额,可以让家族子弟入学;一种是各地有一定名额推举人才,这人才至少得是秀才;还有一种,则是宗室子弟入学。

太学生地位等同于举人,只要入学三年以上,便可以直接和举人一起参加会试,参加进士选拔。

当然,若是考不上,太学生也可以做官。他们比举人强一些的是,一不用等候空缺,二是直接只从品级限制,不一定非要外放。至于之后,他们都和举人一样,可以凭借自己努力一步一步往上爬。

这只是正常途径,家人如果有能力,也可以在皇帝面前直接为子弟求官。

这些都是实职,至于可以继承的荣誉虚阶,就严格按照嫡长制。

陈文在折子中义正言辞道,嫡长继承乃是人伦,这么做可以规避不嫡不长的混乱现状,不至于兄弟阋墙,父子生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