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想噶尔丹哈敦。”容温轻声,坦然道,“我不如她聪明。”
班第哑然。
若是旁人,肯定听不懂容温在说什么。
但是,作为入局陪同皇帝与噶尔丹博弈的他,一清二楚。
皇帝居上位多年,习惯指掌天下人,那容得下噶尔丹连连挑衅。
但是,因大清国力不足,皇帝忍不了也得忍。
这次大清送大公主与科尔沁联姻,面上瞧着,是为联合科尔沁一同讨伐噶尔丹贼子。
实则,不过是皇帝绕了个大圈,势要把蒙古各部,都牢牢实实圈进自己的阵营里。让他们没有任何中途挣扎倒戈,倾向噶尔丹,反讨大清的可能——毕竟,攘外必先安内。
所以,皇帝先是密信传他,让他以腿伤为由,暂留京城。且还借着他腿伤的缘故,肆意‘弥补’纯禧公主,把纯禧公主圣眷正浓的消息传了出去。
紧接着又用大办万寿节的名义,在非‘年班’的时间,不动声色地让蒙古各部派出了几个地位颇高的人进京祝寿。
最后,皇帝顺理成章,让返旗的蒙古各部王公贵妇,顺路相送‘圣眷正浓的掌上明珠’纯禧公主去往科尔沁。
如此环环相扣,缜密自然,不露痕迹的计划,几乎无人怀疑皇帝的用心。
但作为皇帝的同谋,班第心知肚明。
今日,就算噶尔丹无意派人到通榆城外来截杀和亲公主一行,破坏大清与科尔沁联姻,皇帝也自会想办法让他来。
因为,从始至终——公主联姻,公主受宠,都只是棋子与诱饵。
为的,不过是顺理成章把蒙古各部的王公贵妇骗到公主的随行队伍去。
以噶尔丹部众的凶性,截杀公主时,势必会动其他随行人员。
只有噶尔丹杀了蒙古各部身份举重若轻的王公贵妇,双方彻底结仇,完全杜绝倒戈相向,勾连对付大清的可能,皇帝才能彻底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