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页

原来如此,于家人恍然大悟,原来银子是这么赚来的,于书燕没想到秦楚还想着利用学识来赚银子,只是这可是他前一世不屑于做的事,这一世他怎么什么都敢做了?甚至连她行商都不指责半分,还有些支持着她。

于书燕不做声,秦楚跟于家父母说了好一会儿话,接着于江全夫妻去厨房帮忙,却硬是不准女儿女婿入厨房,还叫石家兄妹也好好休息一日,他们平素做生意辛苦了,一年到头也没有休息。

于是四人在堂房前坐着烤火,关了房门,屋中很是暖和。

于书燕看向石家兄妹,问他们什么时候回村里头去看舅舅一家,石泉却说道:“我们明个儿就去,陪着叔婶过了年,初一没动身,是想着燕子苏二要回来的,明个儿燕子能在家中陪着叔婶,我们便安心的回村里去了,舅舅一家不待见我们,前不久听村里人传言,表妹过完年十二岁了,舅母竟动了心思想将表妹找户人家,我们明个儿便回村里问个仔细。”

“若是银子上的事,反正我们手头也有些银子,便给舅舅一家,不会让他们为了银子发愁的。”

石泉这么说着,于书燕却道:“你打算给他们多少银子?”

年底分了红,石家兄妹手上有好几百两银子,这会儿他们若是全部给了舅家,他们会怎么想去?人心不足蛇吞象,给一点是恩惠,给多了便是仇,何况两兄妹将来也得成家立业,不能落下傍身的。

石泉一听,皱眉沉眉,接着试探的说道:“给一百两银子。”

于书燕却是笑出声,“你可知庄户人家一百两银子要多久才能赚回来么?”

“这么说吧,一百两银子可以买下十亩良田,是那种沟渠修到田地间的好水田,这样的好田地里能产多少粮食我可知道?大米能卖价几何你可知道?”

于书燕有些不高兴。

石泉一听,也知道自己因为有钱而太过自信,他自是知道舅母是一个什么性子,给多了只认为他们手里头有更多的银子,还会觉得给少了。

“那燕子,你觉得给多少合适?”

石泉失了主意,于书燕想了想说道:“石梅年用了一些中等的布料给你舅舅一家做了不少好衣裳,连着表妹的都有,你们将衣裳带上,再带些瓜子、糖、肉一同回去,给银子的时候一定要谈好条件,那就是表妹的婚事必须经过你的同意才行,于是你才给他们三两银子。”

“以后每年四季的衣裳为他们准备好,还有入冬的被褥,然后一年给二到三次银子,每次不得出过五两银子,这放在庄户人家手中已经足够了的,同时劝你舅母那吴家的生意不要断,绣品不需要做太多,你舅舅也能上山砍柴卖点银子。”

于书燕这么一说,石泉有些犹豫,给这么一点银子会不会少了,可是石梅却是应下了,“燕子说的对,哥,你知道舅母的脾气,这一次回村里头,可不能露馅了,按理接了吴家的生意,舅舅一家三口的生活绝不成问题的,咱们再置下四季的衣裳,给了银两,家里人吃着有余有剩的。”

石泉便听了于书燕的建议,同时兄妹两人穿着差一点的布料再回村里去。

于书燕内心想着,如若哪日石家兄妹兜不住了,她也有手段制服他们的贪婪,倒也不必担心。

于江全夫妻做了一桌子的吃食,一家人坐在起吃饭,许三娘却忍不住给秦楚夹鸡腿,于书燕在旁边愤愤不平,为什这个家伙自从住与她爹娘住一起后,爹娘对他反而比对她这个女儿还要好,太不公平了。

然而秦楚却是将鸡皮吃了,然后将鸡肉放入于书燕的碗,许三娘得见,心情大好,这个女婿对她女儿果然好,这下她放心了。

一顿饭吃得很是开心,傍晚时分,按着俞氏的交待是该顺婆家去了,可是于书燕不肯回去的,秦楚也知道她的性子,再想着石家兄妹初三回村里去,而他也得去一趟福城,于是便没有说什么了。

夜里于家院里很温馨,但是秦家院里可不太平。

今个儿四个儿子回岳家,只回来了两个儿子,便是大儿子和二儿子,老三老四皆没有回来。

老四不回来,俞氏用脚指头都想得到必定是被老四媳妇给留住了,凭着老四那宠媳妇的样子,俞氏早上就有预见,但是老三不回来,她就不高兴了。

第184章 史氏怀运

老三向来听她的话,说一不二,她让老三必须回来,他是绝对会回来的,而且老三媳妇虽我喜欢缠人,却也有些怕她,可是今日却完全不同,莫非是出了什么事儿不有回来?

俞氏越想越气也越担心,但她却没有动声色,看着两儿子两儿媳妇巴巴地看着她,她只好说道:“老四要去福城,许是将媳妇一同带去了,你们不能与他相比的,至于老三,应该是出了什么事儿,明个儿便知道了,你们既然已经回来,想来这一日也辛苦,就早些回去休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