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页

俞氏想了想说道:“我会早点拿到楚儿的和离书,你且等着。”说完,她转身就回了堂屋。

于书燕这会儿也进了东屋,不再坐在廊下,想起大哥跟她说的一些话,再想到大哥第一次来秦家的事,她心情就不好了。

这一世的秦楚是对她好,图着她的美色,可是秦家人却是一点也没变。

这一夜注定不太平,二嫂三嫂回了娘家,俞氏生气了,不准两个儿子去岳家接人,就看她们自己什么时候回来了。

俞氏也是知道的,自从秦楚中了小三元的秀才,又拜师巴东郡大儒之后,秦家人更是有持无恐,对外头如此,对几个媳妇更是如此。

果然没几日,三嫂史秋英是第一个回来的,还是史家老爷带来了一牛车的礼送回来的。

史家是商家,岂会不巴接秦家,便是县城里的富绅都巴接着。

俞氏不收史家的礼,史老爷还以为女儿的婆母生了气,丢下礼物就走了,于书燕却是面色淡淡地看着这一幕。

又过了一日,二嫂吕二丫背着包袱回来了,进门的时候,眼眶还是红的。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回不去了的,她们已经没有家了,只能回秦家。

于书燕什么话也没有说,似乎秦家的生活又恢复到以前,但俞氏在几个媳妇之间的地位更高了,谁敢不听她的,都会被她教训。

仍然在俞氏身边,最受宠的是大儿媳妇,感觉平素出门带着大儿媳妇很长脸面,自从秦楚成了秀才公后,俞氏也时不时的受到镇上或者县城里的富绅追棒,便是地方官员也偶有请俞氏去赴宴的。

这日俞氏又收到了帖子,是县丞夫人邬氏的请帖,贾县丞是庾岭的世家,以前便流传着那么一句话,铁大的县丞,流水的知县,也就是说这位贾县丞是庾县土生土长的人,属地方官员,不像知县那般,从外地调来,三年任期满后有了政迹,便会得到提升或者调到别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