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9页

周寅点头,对于郭子岚,他的确掌控不了,若不是为了这一次的案子他揪着不放,也不能指使郭大人,可以说他在朝堂上与一群清流大官皆是老顽固,向来只听他父皇的话。

随着秦楚的提议,郭子岚当真执行了下去,就在第二日,街头就开始实施巡查一事,各门各户开始登记,所有留京城人士,皆要有出入与户籍,便是府中的下人也得有卖身契与籍契,手续俱全方算数。

此消息一经传出来,不少权贵都震惊了,有史以来,也不曾见人真正的查过,最多府上随便将人数报上去即可,如今竟然派小吏过来核对,对他们报上去的人数清点,这一点上的确惹恼了不少权贵。

谁家没有一点隐瞒,可能有不可告人的小妾,或是有来路不明的下人,但他们能保证这些下人也只是下人罢了,然而如今不成了,因为于将军在京城街头被人行刺,敢行刺守城统领,上头自是重视的。

换个说法,要是哪日在街头被行刺的不是于将军,而是别的文臣,那就是必死无疑了,如今要细查,这些权贵心中有怨,倒也无人反驳,为了京城里的安全,他们还是配合的。

尤其是那些家中规矩的,更是支持,京城就要安全,天子脚下敢如此,若是传出去,只会笑话离国,而且指不定有不怀好意的人混进离国京城来,如今郭大人颁布这样的令法下来,便是有心怀不轨的也不能在京城停留了。

说起来先前齐国邢世子能私闯京城杀父,若是一开始京城的管治能严格一些,也不至于出现这样的事情,所以郭大人施行新令的说法被大部分人支持,那些不支持的,皆是内心有点儿什么,不能光明正大的,比如反对声最大的就是杜丞相了。

杜丞相已经入宫面圣了一次,当着皇上的面弹劾起郭大人的新令,然而郭大人也是聪明的,在实施新令前早已经向皇上报备,也是经过皇上同意的,如今杜丞相反对,皇上却并不听他的,反而叫杜丞相身为百官之首,更该支持才是。

杜丞相没有在皇上面前讨到好,以往他身为丞相,在皇上面前进言向来有份量,说什么皇上都会想一想,多半会采纳,可如今却居然不听他的了,这令他心头不舒服,对郭大人这样的清流大官不免恨上,心想着以后可别落下把柄到他的手上。

杜丞相出了皇宫便直接往晋王府去。

而此时的晋王却已经准备好,他明日便要与工部尚书出发去往江南治水,这一趟出门没有几个月回不来,他心里虽然不舒服,却还是庆幸能有一份差事的。

此时晋王正在看京城商会的数目,想起会长于书燕,他便轻叹了口气,此女招揽在手中,的确这段时间为他赚了不少银子,只是他一离开京城,他便心里存了疑,此女怕是难以管控,他得想个法子才成。

正好此时杜丞相上门拜访,于是将杜丞相叫来了书房,书房中只有两人,杜丞相立即上前禀报,“晋王可知京城郭大人新颁布的新令?”

晋王皱眉,“如何?”

他知是知道的。

“臣的府上那些人该如何处置,臣思来想去,正好晋王明个儿出京,不如将这些人带走,也好护晋王一路。”

晋王一听犹豫了一下,倒也不为一招好棋,他将死士带走,一路上有个照应,同时也解决了杜丞相之难。

但晋王也不是这么好说话的,也不是杜丞相想怎么安排就能怎么安排的。

“这一次的事若不是丞相夫人的嚣张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儿来,此时你想将死士都交给本王,自己却直接脱手,恐怕不好吧。”

晋王的目光淡淡地盯着杜丞相。

杜丞相心中郁闷,他将所有的死士都给了晋王,晋王明明检了一个大便宜,却还这么说,也太过份了吧。

然而眼下杜丞相不得不低头,只好恳求道:“眼下正是关键时候,于英改必定要报复我,与其这样,不如先平息一段时间再说。”

晋王却勾了勾唇,皮笑肉不笑的看着杜卓远,“丞相大人想得很周到,既然要本王替你解决了难题,那就干脆将死士营都交给本王打理吧,瞧着以后丞相大人也没有时间出京城,而且如今京城管制这么严格,死士皆不得入京城的门了。”

杜卓远一听到这话,气不打一处来,这是乘伙打劫,当年若不是他扶持晋王,岂会有晋王的今日,当真以为荣家外戚会帮着他一个不是亲生的皇子,做梦吧。

第672章 抓证据

杜卓远没接话,晋王却是看着他,两人无声的对峙着,半晌后,杜卓远说道:“殿下,臣的死士营也是支持着殿下的,殿下在京城有不少事情要做,马上燕王就要回京城,这死士营的事下臣打理着也顺了手,以后但凡殿下有事,尽管吩咐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