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寅休息的时间也长了一些,在于家院里呆了几日后,他的心情好了不少,虽然他内心很不愿意,可是一想杨氏也是个孤苦的,左右他也得娶上太子妃,既然如此,那就她吧。
周寅开始恢复上早朝,毕竟是太子,掌管的政务繁多,长期这样可不好,尤其如今娶英国公家的女儿,那些朝中武将都开始向着太子,更希望太子能成材,不负众望。
于书燕接着做自己的生意,不过她先前记下这些商户的信息后,这些商户开始有人私下里找她商量,尤其有些商户查出来她还与关家有生意上的往来,以前这些店铺明明是关家家主一手打理的,如今竟然如此慷慨的落入了于氏的手中,这关系看来不浅。
有些商户想借着于书燕与关家的关系联系上关家做生意,生意本来就是这样的,也极需要一些人脉,于书燕在行商上,能这么快在京城里站住脚根,本就了不起的事,而且她还能卖南珠,南珠在南方的采集少,还得靠人工下海采集,本就受当地的商户垄断,而她能拿到货源,本就是一个有能耐的,难怪那日在商会上敢如此说话。
于书燕也没有想到这些商户还会再来联系她,不过这也不是什么事儿,在京城多结交一些商户也是好的。
然而这样的举动却还是惹到了某些人,比如京城商户的头目,就在那秦楼上的一间雅室内,一位穿着锦衣袍服的青年男子听了陶桂和田洲的禀报,他对于氏有些好奇起来。
于氏竟然嘴上功夫厉害,他费了心思才抓住这些商户的心思,倒是被她三言两语给击破了,或者他该见见这位于氏,且看她是个什么人物。
于是锦衣男子下令,“将于氏请来,我单独见上她一面,若是她能得京城商户的人心,以后京城商会的会长便是她了。”
陶桂一听,脸色一白,连忙跪下去,“殿下,不可,她不过是一位妇人罢了。”
锦衣男子皱眉,“女子用到好处,胜过千军万马,尤其是聪明的女人。”
陶桂原本只是地方一个能说会道的书生,经久入试不第,于是在街头帮人写信抄书,收入微薄,直到有一日被贵人看中,就一步登天成了商会的会长,如今出现一个真正的商人,还是一个能言擅辩的,取而代之,那他是不是又得回到曾经的那个抄书郎。
此时锦衣男子又开口说道:“只要此女愿意成为咱们商会的会长,你们二人好生辅佐她,待京城的商会办大,咱们集合所有商户,也必是一股不可小视的财力。”
陶桂与田洲各怀心思,田洲没想到自己随意看中的一位商户,终有一日会成为他们的会长,他们还得曲于一位妇人的手下,他心头有些不舒服。
如今那于氏能亲自得见殿下,是几生修来的荣幸,想来她必定会同意此事,只是好了这妇人,若无田洲先前的发现,她也不会有今日的机遇了。
于是田洲率先开口,他愿意去于家首饰行走一趟,见见于氏,将之邀请了来。
锦衣男子同意了。
于家首饰行内,于书燕刚接待了一位权贵夫人,卖了两串五分重的一挂念珠,满脸含笑的将那贵夫人送出铺子,目送着马车离去,于书燕一回头,就看到一辆马车来到铺子前,从马车上下来的正是先前请她去参加商会的田管事,没成想下一次商会还没有开始,他倒是先来了。
于书燕热情的将田洲迎入铺子里,田洲却是茶都没喝,催着于书燕与他去一趟秦楼,他的主子要见她。
原本先前与二哥说好了,下一次商会,将秦楚从宫里喊出来,与她一同前去,如今不成想对方会私下里见她,还这么着急,她连通知二哥的时间都没有,她很有些犹豫。
如果现在同意见了,她就能看到那背后主使之人了,可是如果现在不去见,也许会生变,她或者也就没有机会看到对方的主使人。
于书燕见田洲着急,忍不住小声的问道:“田管事也是个见过世面的,哪像我刚入京,所以这位是不是朝中三品以上的官员?”
田洲一听,却是淡淡一笑,也不摇头也不点头,但那笑容证明她猜错了,而且似乎比三品以上官员还要厉害,于书燕也不犹豫了,于是应了声好,带上石泉就走。
几人来到秦楼外,田洲说道:“我知道于东家有能耐,身后跟着暗卫,可是今日去见贵人,必以诚相待,所以于东家还是将他们留在秦楼外更好。”
于书燕回头看了一眼,想了想说道:“也成。”
她向石泉吩咐道:“你随我一同进去,其他人都留在外头吧。”
石泉吹了一声口哨,那田洲倒也没有阻止于书燕将石泉带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