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7页

御医一看到杨许宁这好气色,便是脚步一顿,问英国公:“国公爷家的大姑娘平素是哪儿不舒服?”

英国公不疑有他,直接回答道:“就是身弱吹不得风,以前跟着出过门,一回来就得请大夫,还得吃好几日的药才能恢复。”

御医一听,心中立即起了疑惑,这不对劲,绝对不可能的。

御医上前要把脉,英国公安排女儿坐好,杨许宁自己觉得自己并没有病,而且她以前也只有嫡母曾请过大夫给她例行问诊,后来她不怎么出门后,嫡母连例行问诊也就免了,她也落得轻松自在。

御医把了一会儿脉,而后又问了杨许宁的起居饮食,随后就不说话了。

御医收起药箱,与英国公借一步说话,英国公看到御医凝重的脸色,以为大姑娘得了什么重病,心都提了起来。

在孩子不到五岁的时候,他便将孩子送去了巴东郡,为了不让人知道,他故意说孩弄丢了,实则是将她藏在巴东郡的永安寺里静休,他知道亏欠女儿太多,只是当时夫人的死对他打击太大,而且他觉得夫人死得有些蹊跷,那会儿他在外头打仗,无暇顾及家里。

只是这些事岂能告诉女儿呢,一个女儿家的,也帮不了什么事儿,所以她不知道更好,何况也只是他的一个猜测,毕竟当年他为一员大将,不能顾及家人,在妻子难产之时有人下手,他根本无法查到这背后之人,他在京城里得罪的人不少。

为了护住前妻唯一女儿的性命,他才出此下策,好在女儿活到了今日,也算是对前妻有一个交代,要是女儿能顺利的嫁人,那就完满了。

御医与英国公来到小道上,这儿很是僻静,御医方说道:“国公爷可曾问过大姑娘,平素是如何染上风寒的?”

英国公一脸的疑惑,“这女儿家的病痛,我做为父亲也不好细问,自是由我家夫人代为问的,我家夫人也很细心,每次但凡女儿有半点儿不舒服,都会请来大夫的。”

那御医却是沉思,而后又问道:“我听说大姑娘不是如今的嫡母亲生的?”

英国公一听到这话,起了疑心,也有些不高兴,一个御医,怎么可以这么嘴碎,如今杨府的嫡夫人的确是大姑娘的继母,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儿。

那御医见国公爷有些不高兴也不好细说了,只好说了杨许宁的情况,“国公爷放宽心,大姑娘能吃能睡,身体很健康,我瞧着太子殿下赏下的好药材可以暂时收入府库中,等哪日能用上再吃,眼下大姑娘不但能出门吹风,便是去护城河上泛舟都不成问题。”

“大姑娘在姑子当中十八岁虽说是适婚的年纪,可是孩子也只有十八岁,十八岁的孩子本就是该蹦蹦跳跳身体健康的时候,国公爷完全不用担心她的身体情况,若是以后还有什么事儿,国公爷可以直接来找我便是,我敢为大姑娘作保,保证没事。”

御医说完准备要走,英国公的心头更加的疑惑起来,他不好再留御医,只好亲自送出国公府,随后英国公安排管家给后院的大女儿递个话,只说御医今日为国公府例行问诊,大姑娘无事,以后也可以出府赴宴,只须向主母报备即可。

英国公安交代好管家,便直接去了主院见梁氏去了。

第607章 杨府亲事

英国公杨忠匆匆来到主院,梁氏见状,连忙起身,来到丈夫身边,就要为他解下外衣,又是温柔的问他可辛苦。

然而英国公不像往日那样的面色温和,今个儿他却是面色严肃的看着妻子,半晌才答非所问的开了口:“为何要说宁儿身体弱经不过风寒?”

英国公如此严肃,梁氏心头一惊,眼神看向别处,却是嗔了丈夫一眼,有些委屈的说道:“姑娘家的,身体弱也是常事,夫君为何这么问?我怎么就说谎了,莫不是夫君还找大夫过来瞧过了?别看宁儿如今身体好,那可都是我费了心思将她养好的。”

“对,今日御医来过来了,他给宁儿看病,告诉我宁儿身体很好,能出门行走。”

英国公推开妻子的手,自己脱下外衣。

梁氏的手僵在半空,而后放下,有些委屈的说道:“夫君这是在怀疑我么?我知道继母难做,稍有不对都是我的错,宁姐儿小时候身体便弱,夫君也是知道了,回来的这几年,宁姐儿见不得风,我也是好生养着她。”

“如今御医说她身体好了,合着夫君是怀疑我说了谎不成?早知道一开始就该叫御医来看看的,也免得我落下这么一个罪名来。”

梁氏作势要哭,英国公皱眉,女儿并不是梁氏口中所说的弱不经风,这中间明显有不对劲,但此时也不追究的时候,英国公只好说道:“以前怎么样我且不说你,但是以后,但凡有宴席,你必须带上宁姐儿,还有你是继母,不想别人怀疑你偏心,就为宁姐儿找门亲事去,宁姐儿不嫁,二姑娘也不能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