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的护卫听了,一个个垂下头去,这可不得了,公子如此有才华,家世又好,居然要做一个商户的上门女婿,果然是美色误人,这事儿要不要告诉管事大人呢?
于书燕和石泉回到于家院里,就看到一个生哥儿正在门外张望,才记起说好要教孩子练功夫的,今个儿生哥儿没有在寅时来,而后天亮了他们也出了门,这孩子便在傍晚找上门来了。
于书燕与石泉翻身下马,生哥儿却是看着两人那下马的动作也是呆了呆,而后说道:“师父,我要学骑马。”
石泉却是故意板着脸,“你什么都还没有学就要学骑马了,还有,今个儿你迟到了,所以时间过了,师父不能教你功夫,你明个儿寅时再来,若是起不来,那就只能错过了。”
“不成,我一定要来的,我今天一醒来便是天亮了,平素也起得晚了些,但我保证明个儿一定早早的过来。”
于书燕和石泉看着生哥儿那焦急的模样,有些于心不忍,于书燕便说道:“那今个儿我先教你骑马。”
随后于书燕抱起孩子上马,与孩子共乘一骑,没把生哥儿高兴坏了,他安静的坐在于书燕的怀中,就看到于书燕催着马又出了柳树街。
转了一圈回来,生哥儿很是满意了,原来骑马这么好玩,他一定要学会,像四叔母那样,骑着马可以到处去。
于书燕看着生哥儿偷偷地回了秦家院,放下心来,与石泉一起,不由得笑了,看来生哥儿,他们得用心的教一教,这么一个好苗子,不能浪费了。
第555章 秦楚中了状元
自打于书燕与陶子宁单独见过警告了后,陶子宁倒是没有再叫媒人上门了,不过他还不打算离开庾县,却是打算在庾县过完年再走。
然而庾县还是有了谣言传出来,那陶公子听说有了心上人,所以才在庾县呆这么久的,至于是哪家的娇娇贵女,那就难说了。
就在这庾县因为陶公子中了解元而热闹着的时候,又有一个好消息传到了庾县来,秦楚中了状元,上面来人了,报喜讯的过来,说秦公子不日便要衣锦还乡。
当真是把齐知县以及一众地方官员高兴坏了,庾县出了一个状元,秦楚与陶子宁不同,就算将来陶子宁中了状元,也未必会回庾县来,而秦楚却是地地道道的庾县人,而且还是寒门出身。
这个消息一传出来,街头都跟着热闹起来,都在问新科状元什么时候回庾县,他们都等着看秦四公子呢。
秦家院里得到消息,高兴坏了,俞氏落下了眼泪,终于盼到了这一天了,他们秦家从此以后再也不是普通的庄户。秦家院外左邻右舍都去报喜,好不热闹,而于家院外却是冷清的很。
于书燕也收到了消息,她竟也松了口气,前一世她不曾与秦楚和离,这一世她强行改变,好在没有改变秦楚的运道,从此往后,他是贵不可言的朝中重臣,而她以后只能是个商户。
于江全夫妻却是看到女儿静悄悄地坐在廊下,夫妻两人皆是叹了口气,秦家越是热闹,越显得于家的安静。
于江全想了想说道:“要不要让女儿去永安寺住住,避开了秦家的锋茫。”
许三娘也有这样的想法,可是看到女儿似乎很快又恢复过来,两人犹豫着,没有相劝。
而于书燕却是不再想秦楚的事,而是想着关家的生意,她在江南生意开展的还算胜利的,生意也慢慢地做了起来,她要不要乘着这会儿去往江南一趟,也免得秦楚回来,他们遇到尴尬。
于书燕正在筹备着去江南巡视一事儿,关二公子却交代她暂且不要离开巴东郡,最近会能一批大货运来,待这批货处理好再去,于书燕不得不留下来。
出门上街,总能听到百姓们聊到秦四公子的才识,先前聊着陶公子的,转眼也无人提及了。
而此时胡府内,陈君文听到秦四公子中了状元的事,她的脸不由得扭曲,若不是被人害了,她也不会落得如此下场,嫁给一个这么没本事的人,她找不到证据是谁害的她,但她总感觉这事儿与于氏有关系,不然为何她当初一点事儿也没有。
不然今个儿她有可能都是状元夫人了,陈君文想到这儿,恨意更深,于是叫来身边的贴身嬷嬷,交代她给主簿府送去请帖,她要在枫叶林里摆宴,不为别的,就是奔着于氏去的,当年她是怎么在梅林受的辱,如今全部还给她,正好在秦四公子衣锦还乡之时。
到时秦四公子得知自己曾经的夫人在枫叶林里浪荡,不知道会不会名声扫地呢?陈君文想到这儿,心情大好,这些年受的憋屈似乎有了发泄口。
那贴身嬷嬷很快将请帖送到了主簿府上,是方氏接到的,请贴上在枫叶林里摆宴的主意不是陈君文的名义,更不是胡家的名义,而是知县夫人王氏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