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页

待史氏和银叶跑过来,老者还在地上没有爬起来,却是指着前头那一队人马说孩子是被他们掳走的。

史氏听后惊慌失措,连忙在后头追,可是人的脚力哪及那马的脚力,他们追不上,史氏瘫倒在地上,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街坊们瞧见,纷纷议论,来的这一伙人瞧着是生面孔,许是掳走了人便出城去了。

而此时石泉赶着马车正好从铺出来,看到地上哭得死去活来的秦家三嫂,连忙上前相问,史氏披头散发,如遇救星,抓住石泉的手,求他去追,将她的孩子救回来。

石泉听后立即提着刀子将马车上的缰绳切断,随后翻身上了马,往城外去了。

生哥儿眼看着糖人儿已经做好,正准备去拿,脚就忽然离了地,整个人悬空,随后他落入陌生的人手中。

生哥儿想起在码头上落入坏人手中时是四叔母救的他,他爬在马背上大声喊四叔母救命,然而这一次四叔母不来救他了,孩子第一次遇上这样的事,吓得也不轻,他想跳下马去,可惜哪是大人的对手呢,那人只伸出一只手接他扣在马鞍上便是动不得,这么跑了一段距离,生哥儿头昏眼花,还想要吐了。

很快马队出了城,生哥儿已经分不清方向了,马队上了官道,却是快速朝前而去。

马背上的生哥儿忽然四肢一软,整个人似乎没有了生机。

那扣住孩子的大汉正要提速,忽然感觉到掌下孩子的柔软,他心下一惊,忽然拉住缰绳,“吁”。

所有人也跟着相继停下。

“老三,怎么回事儿?”

那叫老三的汉子却是提起马鞍上晕过去的孩子,气极败坏的道:“果然是是养尊处优的小子,这么跑一段路就晕了,瞧着脸都白了,四肢也软了,孬种。”

于是一伙人不得不停下来,有汉子去溪边打水,冰水泼在孩子的身上,然而孩子还是没有什么生机,那叫老三的汉子用力的拍打着孩子的脸,也没有什么用,这一下几个大汉气上心来,“东家要的是一个活的人,咱们这是将孩子折腾死了?”

几位大汉决定暂且留下来,等着看孩子会不会醒来再说。

为了不引人注目,几位汉子牵着马入了山,寻了一处僻静之处停下,瞧着与交差的时间还早着,倒也不有着急。

叫老三的汉子将生哥儿放在地上,瞥了孩子一眼,不想再留下看着孩子,不然依着他的脾气想杀了这孩子解气,这么不经折腾,白费了他一番心思。

老三起身入山打猎去,其他几位大汉有的去捡柴,有的在旁边休息,不过也离得有几步远,谁也没有注意那半死不活的孩子。

然而生哥儿却是悄悄地睁开眼睛,见没有注意他,他轻手轻脚的往前爬去,瞧着前头一棵老树,能将他整个身子遮住,于是爬到老树背后,双手抱着小胳膊曲膝坐着。

小身板吓得发抖,刚才被用凉水泼,被人拍面颊,这会儿还觉得脸痛得很,可是他不敢睁开眼睛,四叔母讲的故事里说那小狐狸便是这样装死逃脱的,他一定要比小狐狸聪明,他果然做到了。

没多会儿场中有大汉朝这边瞅来一眼,没有看到孩子,立即起身,怒吼道:“孩子装死,这会儿跑了。”

在场的几位大汉立即分四方去追,却是谁也没有想到老树背后抱着膝头的孩子半点声气都不敢出,小狐狸也是这样的,等人一走,它便往反的方向逃跑。

第518章 救下生哥儿

生哥儿见场中没有人了,也不知道反的方向在哪儿,却是随便寻了一个方向就朝前跑去。

生哥儿使了吃奶的劲往前跑,却还是被树枝荆条绊倒,不小心滚落小坡,痛得直流眼泪的生哥儿却是从地方翻身爬起来,他心里想着小狐狸的聪明,他不能输给小狐狸,他一定能像小狐狸一样逃回去的。

接下来再走,生哥儿彻底迷路在林子里,他到这时又累又饿又犯困,还全身都痛,孩子身上的衣裳刮破,肌肤也露了出来,被老树的枝桠刮到,红的出了血。

倒是没有再遇上那一群大汉,生哥儿却是毫无目的在林子里走,最后爬上一棵小树上,小小身子抱着树杆坐着,不知不觉要睡着了,他便掐自己,生怕自己掉了下去。

这么熬了一夜,小身板已经奄奄一息,却还是紧紧地抱着树杆不敢动半分。

也就是在这大晚上的,在上树下走过两位大汉,硬是没有人抬头寻来,也就错过了。

天亮了,生哥儿正要从树上下来,却听到林间的脚步声,他一脸慌张的坐直了小身板,眼神盯着林间的人影,直到人影近了,生哥儿看到一张熟悉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