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页

秦楚一听到是为了这事儿,他便如实说了,“娘,大哥,二哥,三哥,我知道你们都盼着我成才,只是有不少事情你们不知道,我觉得我年纪尚小,不适合出士为官,所以才打算休养三年再赴京赶考,到那时也是一样的。”

秦楚说得轻松,可是秦家几人听着就是不轻松,甚至几人还带着恼怒,俞氏怒斥:“胡闹,是谁给你出的点子?可是于家人?”

第426章 舍不得他难过

俞氏看向于江全夫妻,那眼神里的埋怨,显然是认定了于家人故意留下女婿的意思了。

秦楚面色一变,说道:“娘,这与于家没有关系,我早就想好的,去年去福城陪师娘过寿,我便同师父说过这事,当时师父也不同意,但是我觉得年纪太小不适合出士为官,师父也是答应的。”

“娘,哥哥,你们难道没有想过,我年纪不大,如果真要为官,万一在朝堂上说错话做错事,到那时可不是荣华富贵,那可是灾祸,做官不是小事,自是处处都得周全,所以我如今还没有做好准备,你们也不要逼我,可好?”

秦楚看向三位哥哥,三人哪曾想过这么多,但是似乎四弟说的也有道理,的确有些官员做得不好被抄家流放的。

于是三兄弟看向俞氏,显然是帮着四弟了,俞氏却是气得不轻,“四儿,你何必找这么拙劣的借口,你若是为了于家,为了你的媳妇儿,就坦荡一点,何必拿自己的前程开玩笑,四儿岂会不知应付,你在庾县应付的很好,你出士为官也必不会差。”

“你说你要三年后再去考,你不入朝堂,又岂能有经验,经验都是日积月累得来的,你不能因为这还没有发生的事就先担忧着,这不是我那个睿智的四儿,你也不是这样的性子,知子莫若母,你以为我不知道。”

俞氏紧紧地盯着儿子,秦楚还真没有想到母亲如此厉害,一眼就看穿了,可是这官场的险恶,若不是他上一世经历过,他也想像不到。

秦楚自是不能将上一世的事说出来,眼下也没有别的好的借口,于是便不说话了。

俞氏气得只好看向于江全夫妻,压下心中的怒气,忍耐着性子温和的朝于江全说道:“亲家公也是知道的,我对四儿期待很高,也是咱们两家的希望,亲家公你来帮我劝劝吧,他现在的确年轻,容易沉迷于美色,不顾自己的前程。”

俞氏这话于江全却是不爱听的,她这意思是指责他女儿招惹的了,女儿可是老实本份的,于江全于是也不隐忍了,说道:“亲家母这话就不对了,这事儿我还真劝不了,女婿也是个大人了,已经成家,本该他自己拿主意的时候。”

“不过我倒是觉得女婿说的也没有错,出士为官,将来或是外放或是留京,总归女婿都不会再像现在这般还能在父母身边尽孝,女婿愿意晚出士三年,那会儿也才二十一岁,并不是什么大事儿。”

于江全的话令俞氏气得牙痛,她抓紧手中的帕子,不再看于江全,却是看向自家儿子。

然而秦家另外三个儿子倒是有些同意于江全的话,弟弟的确小,想在家呆三年,又何必催着他去赶考,于是秦安出声劝道:“娘,弟弟才中了举,又是解元,许是心里也有压力,如若再给弟弟三年时光好好读书,再下考场,必能高中。”

大儿子之话说得俞氏反而能接受一些,可是她实在想不明白儿子为何要晚出士三年,可是看到四儿子那坚定的表情,不容置喙的决定,她便生出无力感。

俞氏只好说道:“四儿,现在就跟我回秦家去。”

“我不会回的。”

秦楚脸色不好看,上件事他还没有翻篇,若不是母亲找街头的秀才写下和离书,若不是母亲开了个头,他媳妇有这个胆子按下手印,不说前一世没这个胆子,这一世也同样。

媳妇是重生归来,岂会不知道他的脾气,他不同意的事,她独自一人是办不到的,难怪婆媳之间一直不和,害得他在中间周旋,这一年多来,他没少左右为难,而他母亲却巴望着他与媳妇和离。

秦楚也想起了上一次母亲故意灌醉他按下手印的事儿,虽说没做成,却也是伤了他的心的。

于是秦楚开了口,“娘,这一次你与燕子做的都不对,燕子已经受了惩罚,你是我娘,自是不能对你不敬,但是我已经成家,我选的妻子,这一辈子只要我说不放手,谁都别想让我放手,娘若是不同意,那我只好与燕子搬出去住了。”

“娘觉得我在于家住着不像话,我便带燕子去县学里住,如此互不打扰,母慈子孝。”

秦楚语气严肃,说起来老四要是脾气上来了,家里人都怕他,便是俞氏也害怕,她是看着四儿与她离了心的,如今更是向着四媳妇,又是在于家院里,俞氏最怕别人笑话,家里的事在家里说开便好,特别不喜欢在外头人面前吵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