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页

周寅也没有兴趣问两人的出身,却是将玉佩交给杨许宁,“这东西恐怕便是要杀你之人的信物。”

杨许宁被周寅那温和的话安抚的平静下来,她看着眼前一身白衣却相貌普通的男子,虽说他长得不出众,相貌往人群里一放也很快会被忘记,但是杨许宁却是将他的相貌记在了心里。

“多谢恩公出手相救,小女子无以为报。”

杨许宁起身,却是朝周寅跪了下去。

周寅没有多说,眼神却是停留在杨氏的头顶,她的发间有一支让他很熟悉的簪子,这支簪子在他小的时候便在母妃的妆奁中看到过,也是母妃极为喜爱的首饰。

但他记得没错,在他六岁那年,母妃将这支簪子赐给了一位妇人,这位妇人没有诰命,却是官眷,是镇国将军的夫人,镇国将军镇守边关,立了大功,后封为英国公,有诰命赐下,然而这位原配夫人却无福消受,早早损落,于是这诰命便落到了英国公的继室梁氏身上。

梁氏……

周寅忽然想起那黑衣人怀中的玉佩也是个梁字,所以是梁家所为,所以眼前之人正是英国公原配妻子唯一留下的血脉,怎么会离开京城,躲在这巴东郡的永安寺?

杨许宁被露珠扶了起来,然而起来后,主仆两人都看不到那个白衣身影了,人是什么时候走的都不知道,再去看林子里死的黑衣人,如今那儿也只留下一片血迹,尸体却已经不见。

杨许宁脸色还有些苍白,在露珠的相扶之下回了院里,便再也不想出门,于是露珠匆匆来到林子里将赏雪景的于书燕叫了回来。

主仆两自是没有说刚才发生的事,只道杨氏身子不适,便不去林间赏景了,于是于书燕陪着杨氏在屋里下棋。

一日时光很快便过去,于书燕从小院这边回来,一回到秦家的院里,就被毛氏看了个正着,正好史秋英抱着孩子从大师那儿归来,朝大嫂与四弟妹两人都看了一眼,便径直往俞氏屋里去。

于书燕却像没事人似的回了自个屋中,毛氏也后脚跟着史氏进入俞氏的房中。

房中俞氏正在问史氏将事情办得怎么样了,史氏便将生哥儿胸前佩带的符拿出来给俞氏看,这是安神符,要带上五年,不得取下,便能将生哥儿安生的养大,不必再操心。

俞氏点了点头,这一趟前来,原本没打算费这么多的银子的,然而他们秦家唯一的一个大孙子,俞氏自是宝贝的紧,尤其二房落了一个孩子后,她心里便有了疙瘩。

在老三媳妇提出捐个菩萨的时候,她便也动了心思,头胎孙要养好,后头的孙子孙女才好养,只是这些银两转眼变得这么多,俞氏很是犹豫,如今事情办成了,俞氏便盘算着回去后是不是该卖了些田地来还老四媳妇的银子,至于老三媳妇的嫁妆银子倒是可以慢慢还回,这也是老三媳妇的孩子,出点钱也是应该。

俞氏正盘算着,毛氏却忽然插了话,“娘,刚才四弟妹从后边院里回来,今天一日都不曾回来,也不知这后边院里住着什么人,四弟妹与他们又是做的什么生意?”

俞氏听后皱眉,看向老大媳妇,说道:“老四媳妇做什么生意都与咱们秦家没有关系,她既然做生意,自是与对方交好,与对方见面又有什么问题?能住在这儿的多是香客,都是虔诚而来,你不必乱想。”

毛氏有些不甘心,于是来到俞氏身边蹲身给俞氏揉捏小腿,俞氏便也受着。

毛氏试探的说道:“娘,我瞧着四弟妹这银子也挺好赚的,给侄儿子花点儿银子也是应该,娘就不必记在公帐上了吧。”

毛氏面色温柔,语气低缓,然而俞氏却有些生气,“老大媳妇也是书香门第出身,虽说老四媳妇也是秦家的媳妇,只是她这生意是娘家的生意,是于家的生意,我秦家还没有穷到要用亲家的银子,我秦家向来行得正坐得直,老大媳妇以后不必再这样说,这一趟回去,我便跟你公公商量着,将家中的田地卖一半,还了老四媳妇这银子。”

俞氏话落,两个儿媳妇都惊讶出声,史秋英却是没有想到原来婆母如此看重她的孩子,为了生哥儿能健健康康的,竟舍得卖了一半田产,那可是秦家的根本,史秋英心中感激,忍不住开口,“娘,生哥儿也是我的孩子,四弟妹的银子我必会想办法还上,我娘家做生意,我自有法子从家里拿到银子。”

第317章 回程

俞氏却是目光淡淡地朝史秋英看去一眼,“老三媳妇说的是什么话,生哥儿是我秦家的孙子,自有我秦家相护,其他的也不必说了,便这么决定了,如今不过是卖了半份田产,来日你四弟中了功名,再买些田地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