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页

于书燕叫来了庾县五位合作的粮商,她拿了一些样货放在桌案上,供他们察看成色。

那五位商户一脸的疑惑,他们是卖粮的,如今给他们一些香豆和胰子是何意思?

不过当他们看到这些样货的成色后,五人动了心思,耐何他们没有脂粉铺子,不太好售出,不可能在粮铺里寄售吧?

然而于书燕便是让他们在粮铺里售卖,因为他们的粮食是上等的白米,能买得起白米的人家,多是富户与权贵,不卖给他们卖给谁去。

于书燕的话也有道理,倒是给他们指一条方向,只是他们卖粮的跑去卖香豆和胰子,怕是要有人笑话的。

于书燕也不废话,直接报了价格,不与五人多说,想来一切的阻拦,都在利益面前都不算的。

五位商户听到这个价可是与市场上的香豆和胰子价格相同了,那他们赚什么钱去,他们说价格太高。

第303章 售卖香豆

于书燕便点名说道:“你们不要以为这东西跟市面上地方人做的东西一样卖吧,你们眼下也不必与我多说了,直接回你们家去,问问你们家媳妇,将市面上的与我的一样拿一点,看她们愿意要哪样?”

五人心中犹豫,于书燕便真的叫石泉给他们各人包一份送去,并交代他们将价格往高了去说,看看他们家中的女眷会怎么说。

他们几人是粮商,也是富户,家里女眷自是有用这些东西的,待他们将东西带回去,家里的女眷都抢着要,尤其还有妾室的,那皆是欢喜的不得了,那几位家主见状,当日傍晚就找来西院了,要将货买走。

于书燕留下一小部分,其他的皆卖给了他们,并叮嘱他们要统一价格,不能随便卖,毕竟几人一起在她这儿拿的货,还给他们一些指导价,毕竟最清楚这些东西价格的人,更是她才对。

几人商量好后,高兴的提了货走了,转手便赚下了一笔,果然只有做倒卖的生意是最好做的,石泉、周寅、汪良这一次立了功,于书燕向来赏罚分明,便给他们都分了银子。

待于书燕将银子交给周寅时,周寅却是拒绝了,他看着于书燕,“妹妹替我保管便是。”

妹妹?他这是认了他们家了,于书燕一脸的高兴,“好嘞,二哥,我将银子给你保管着,一起拿去做生意,赚了银子再分给你。”

周寅看着她这么开心,精致的小脸带着一丝婴儿肥,这么一笑,像个孩子似的,周寅心下一软,他还不曾有个妹妹的感觉,倒是认她做妹妹也是不错的选择。

周寅心情极好,从怀里拿出一物来,是一块玉佩,这块玉佩并不值钱,却是周寅从小便带在身上的,是他的乳母离宫前送给他的贴身之物,他既然已经认下这个妹妹,他便将这玉佩送给她。

于书燕这会儿恨不能多打动一下这个七皇子,他认秦楚为兄弟,认她为妹妹,将来怎么说,七皇子回了京,她也算是京城里有人了。

何况这一下还能收到七皇子的玉佩,将来指不定还能保命,她毫不客气的收下了周寅的玉佩,想了想,她回屋拿出一块银冠,原本是她给秦楚打造的,那会儿她赚了一笔银子,很是高兴,后来有了和离书之事,她便耽搁了,这会儿先送给七皇子,稳了他的心再说,最好是能多留他在庾县几年,避开那次危机。

于书燕将银冠交给周寅,“二哥明年及弱冠之年,到时便带上这银冠。”

银冠在周寅眼中没有什么价值的,他还不曾带过银冠,可是看到于氏一脸期待的样子,他心中一暖,点了点头,应了一声“好”。

自这一次后,于书燕发现周寅对于家父母也好多了,虽然还没有叫他们爹娘,瞧着模样,便是外头的人也看不出来他是外地的人,说话的口气,与他们于家相处的熟悉程度,很难让人怀疑。

许三娘向来温婉,又会做饭,知道周寅不好食辣,她便想着法子做不辣的给他吃,见他饭吃得少了,还会说上两句,这让周寅感觉许三娘这唠叨又温和的模样像极了他的乳母,不知不觉将自己对乳母的思念转移到了许三娘的身上。

而许三娘失了大儿,一直是心头的痛,这会儿虽说是认的干儿子,可是还是忍不住让她想起自己的儿子,于是也将他当儿子来慰籍。

天凉了,最近几日霜冻的天气,早上起来,手指尖都会发痛。

于书燕仍然会每日起来练功,秦楚仍然教导她,想来不管风雨,都不能间断的,秦楚在练功上对她极为的严厉,说她以后若是再出去行商,这便是她的保命手段。

于书燕出过一趟远门,自是知道的。

两人从后院出来,正好遇上毛氏从厨房出来,身上带着一身的油烟味儿,看到四弟和四弟妹一身轻爽,还带着一股好闻的桂花香气,她皱眉,疑惑的问道:“这后院里也没有桂花,四弟妹身上为何有桂花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