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都是一家人,银子给了谁,都是在自个家中,女婿是个明事理的,想来也不会亏待了女儿。
俞氏在铺里头守了一日,仅一日光景,她便收到了两百两银子,而且今个儿闹了半日,不就是一个下午的光景,卖了几匹布就收了这么多银子,倒是将俞氏给震惊了。
这布庄生意如此好做么?而且来的人大多是贵夫人,她们虽不认识俞氏,但是认得于江全夫妻,瞧着与二人还挺亲近的,还问两人老四媳妇什么时候回来。
俞氏听着心情就不好,她正要结交这些贵夫人们,若是开布庄能与这些贵夫人们交好,那她岂不是就更好了,自从老四媳妇来了城里,她便再也没有收到城里各位夫人的请帖,她已经许久不曾参加宴席了,想来城里的夫人们都要忘记她才是秦秀才的母亲了。
到了傍晚,要关铺门了,于江全夫妻有些不知所措,这亲家母住在哪儿呢?将人带去柳树街的小院,想来那一处估计女儿女婿也没有说,难怪这么久也没有看到亲家来过院里,先前夫妻两人还以为是亲家极明事理,不愿意来,现在发现可不是这样的。
俞氏收了银子,与于家夫妻两人关了铺门,正好此时街头来了一辆马车,赶车的人正是石泉,看到于江全,便喊了一声叔,正是来接他们回去的。
那边还有秦家的马车在,可是两辆马车放在一起一对比,立杆见影,秦家的马车要寒碜的多。
俞氏看着于家的马车,面色又不好看了,她带着毛氏便率先上了马车,认为这马车也是儿子的钱买下的。
于江全便只好叫妻子和石梅先上马车,他坐在石泉身边帮着一起赶车,那边秦家的长工听了俞氏的话,就一辆空车跟在后头。
马车内,许三娘心中忧愁,却是不好开口说话,知道亲家母才发现这些事,心情怕是不好,于是许三娘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一路沉默着,很快就到了柳树街,俞氏挑开一角帘朝外看,看到道路两边种下的柳树,还有湖面传来的清风,在夏季很是凉快,此处环境倒是顶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