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页

不过,这些并不是他敢于提兵包围罗网据点的勇气来源。事实上,身为一个秦军将领,这样做,跟造反也没有什么差别了。

只是,他接受了一个人的命令。大秦十四公子,嬴子弋的命令。

这便是他全部信心的来源。

“你是什么人?受了什么人的命令?怎么调动大军?来此做什么?”喧嚷的声音响起,昌平君的手下,急急忙忙的穿过队列,跑过来质问道。

“我乃赵佗,你是何人,敢在军中大呼小叫!”

那银甲小将便是赵佗,另一个时代的南越武帝。他的一生,横跨战国乱世,秦皇一统天下,楚汉相争,至汉武帝建元四年,寿终正寝。无论天下大势如何变换,始终屹立不倒的一代枭雄。

但在现在,他不过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将而已。即使在兵法上造诣很高,但在整个大秦,他依然不是那么醒目。

可是今天,赵佗注定要做一件震惊整个大秦,震惊整个天下的事情。

谋逆!

“我是奉了昌平君的命令前来探查情况。尔等速速退军,随我进宛城向昌平君请罪,或可得一线生机。不然”

看着这个不知死活一直在叫嚷的昌平君的手下,赵佗眼中闪过一丝杀机。

长剑出鞘,剑音峥鸣。烈日之下,赵佗身后的将士只看见一道漆黑的直线。接着,赵佗便再也没有兴趣理会那人一眼。因为,宝剑饮血,那已经是个死人了。

“听着,再有敢妖言祸乱军心者,与此人下场相同。”

喝!喝!喝!

盾牌作响,军威赫赫。

昌平君府。

一众南阳的文武官员被昌平君叫到了府上,商议城外乱军之事。此时,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了焦急之色。

宛城的城门已经被关上,听闻城外的乱军只有五千之众,并不用担心他们能够攻破城池。这是在这风云突变的时局里唯一能让在场诸位的官员感到一丝欣慰的事情。

昌平君端坐在首位上,闭着眼,等待着消息。

“大人!”

昌平君的管家从外面跑了进来,正要向昌平君报告探听到的消息。

“怎么样了?”

昌平君睁开了眼,声音平稳,并不见一丝乱态。

“大人,我们派出去的人已经被杀了。属下冒死从城墙上下去,从周围的流民那打探得知,城外的乱军,好像是在围剿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