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反正不管怎么样,我都会虚心接受大家的意见。不过,我还是要说,不要这么残忍地对待我嘛~~~给俺一个洗白的机会嘛~~~咬手绢泪奔~~~
☆、封禅
连日大雪,泰山之上,一片素裹银装。雪落无声,湮灭所有嘈杂,还天地初始般的宁静。
李延绡上山之后,寻吉位,设祭坛。那坛分三层,高三丈。周围青、赤、白、黑、黄五坛簇拥,正是五帝之相。三牲玉器,各置其位。以上诸般,与昔日帝王封禅并无不同。而除此之外,则大不一样。
但见那祭坛三层,cha满长纂,挂紫幡。周围五帝祭坛,亦悬五色长幡。幡旗无风自扬,点破素净。幡旗之下,经文堆叠,更添玄妙之色。这般景象,倒不似君王封禅,反倒像极了道家做法。
按理说,泰山封禅自古是君王大事,不容有人僭越行之。但如今天下未定,宋唐交战正酣,竟是无人顾及此事。
一时诸事备妥,吉时将至,皇天似也感知,收大雪,散阴霾。日光万道,破云而出。幡旗承光,愈显鲜艳。在场之人不禁赞叹。
吉时一到,礼乐大起,经文齐颂。李延绡着一身黄袍,手执玉牒,缓步而来。但见他气宇不凡,姿貌端华,天生一派雍容之度。他眉睫微垂,神色谦恭,似是摒去了一切喜怒。想他重病在身,平日里行动多有不便。但今日,他的步伐安稳,身姿挺拔,甚至,未曾有一声咳嗽。
他执牒走到祭坛之前,俯身叩拜。而后,每上一层,皆行此礼。待他登上祭坛之时,礼乐顿止,经颂收声,众人皆忍声屏息,等他开口。
李延绡站在祭坛之上,抬眸望去。但见满山白雪,皑皑皓洁。青空万里,浩渺无际。果真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天下众生,仿佛尽在脚下。往昔种种,竟浮现眼前。
犹记得,第一次站在众山之巅,是为了逃避追杀。萧瑟寒风,透衣生凉。听着那声声“妖孽”的叫骂,看着那一双双杀机四溢的眼睛,他问:“为什么我非死不可?”
身旁,她姿容明艳,光彩照人。她握着他的手,答非所问:
“明日是你十岁生辰,可有想要的东西?”
他并非十岁,但那因仙法而渐渐开始成长的身体,似乎就是这般年纪。他低头看着山下那一片纷扰红尘,许久,才望向了她,沉着声音,道:“天下。”
她的讶异一闪而过,再开口时,依旧带着笑意,“好是好。不过,得花上不少时间呢……”她说到这里,微微一笑,声音里的温柔,直入人心,“幸好,你我有的是时间。”
有的是时间……
李延绡低头,看着手中的玉牒。雪光映日,晃花他的双眼。牒上的文字,模糊不清。他依旧沉默,静听着自己的呼吸……
众人见他沉默,不知何故,却也不敢多言,只得静静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