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页

“刘教练准备在南城带一支队教体不分离的篮球队。”军训休息时间里,俞北哲兴奋的告诉顾南沅鹿濯为什么会来他们南城一中上学的原因,还跟顾南沅介绍了其他11位国青队的篮球运动员。

“那个是刘龙,那个是方恺,那个是张家峪他们都从外地转过来,跟着刘教练和国青队的另外一个吴教练训练。”俞北哲笑的非常开心他以后能有这么多强劲的队友,还不是特别明白他们放弃在体校或篮球训练营过来的真正目的,只知道是国青队重视队员的文化基础。

“在体校训练,一味强调竞技技术和能力,耽误了文化教育,导致很多人可能连教练的意图也不能正确理解。”跟着俞北哲过来的鹿濯,见顾南沅还是一脸困惑,也就把他知道的细致原因说给顾南沅听。

“我外公这几年一直在建议国家体委打破职业体育教体分离的模式,把教育和体育结合起来培养精英运动员,把学校作为输送精英体育后备人才的基地,这样也为精英运动员的文化深造与取得文凭创造条件,解决他们今后就业的后顾之忧,我们这支队伍算是一个实验,自愿报名参加的实验队。”

“这样啊。”

鹿濯说完,顾南沅马上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

上一世她听错失篮球梦的俞北哲吐槽过中国“教体分离”的职业运动员选拔体制。

这个选拔体制是中国内地独有,在某方面可能有一定优势,但却大方面的限制了中国运动员的选拔范围,对运动员存在着很多弊端。

一直有体育专家在呼吁和推动这块改革,但是却收效甚微,一直到后世也还是教体分离,不能如美国那样指望高校给体育竞技台输送人才,全靠传统的体校,体工队和专业队,错失普通学校中的运动健儿,而只走体校、体工队、专业队的运动员也在体育这条路子走不出来时,难有好退路和发展。

“这样蛮好的,哥,你好好跟着刘教练训练!”顾南沅替俞北哲高兴的拍了拍他的手臂,俞北哲傻乎乎的笑起来。

跟鹿濯道别,兄妹两等来在另一个班的吴野,三人结伴回了市一中外的一套公寓,里面专门负责每天给他们做饭的吴奶奶早等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