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清惠,你还真是多年没有男人的滋润就变得暴躁不堪,我是暴君,这可不是凭你一张嘴就说的,倒是你们慈航静斋,现在在江湖上的名声可是臭了,牝鸡司晨,你们还真是把自己当作救世主了。”
孙阳看着梵清惠,扣帽子可是华夏人最喜欢的,见过之后的那场浩劫,还有自己重生前湾岛那边,只要是自己的敌人,就要扣上大帽子,但是扣帽子也要有影响力才行,现在慈航静斋名声已经臭了,说什么百姓已经不买账了,而且孙阳作为现代人,当然知道舆论的重要性,利用魔门的网路,在华夏各地都有孙阳的口耳,孙阳说什么,几乎很快就能够传遍华夏。
“孙阳,你无耻,纳命来。”
被孙阳一句话说的,梵清惠气的火冒三丈,自己是尼姑,孙阳居然说自己想男人了,这可是天大的污蔑,梵清惠要为了自己的名声拼了,宝剑一抖,向孙阳攻了过来。
“让我纳命,你也要有本事。”
孙阳不屑的说道,刹那间宝剑已经到了孙阳面前,孙阳抬手,用力的弹在宝剑之上。
宝剑发出一声轻响,被孙阳一弹成了一段段碎片,在梵清惠手中就只剩下剑柄,同时梵清惠的后口炸裂,流出鲜血,如果梵清惠的实力不够,刚才那一下梵清惠的手臂都会受伤。
“四位大和尚,还要继续和我做对吗?”
孙阳抬脚把愣在那里的梵清惠踹飞,撞在铜殿墙壁上,然后慢慢的滑落下来。
四大圣僧相互看了一眼,知道这次佛门算是失败了,败得一塌涂地,如果现在执意阻拦孙阳,不仅不能够成功,还会惹怒孙阳,等到孙阳踏上皇位,佛门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孙施主,不知道我们让开的话,日后能否放我们佛门一条生路。”
为首的大和尚开口说道,这也是代表整个佛门问的,毕竟孙阳对佛门好像没有什么好感。(未完待续。)
第六百四十五章 和氏璧
“没有问题,是要是华夏土地上百姓,那就是华夏人,只要不触犯律法,那就不会被赶尽杀绝,但是大和尚,我也要给你们说清楚了,如果我掌权,你们最好提前把僧兵给解散,同时把土地交出来,只留下口粮田,不得强令百姓剃度,不得迷惑百姓妖言惑众,不得有其他产业,你们既然拿是吃斋念佛的,就应该好好的服侍佛祖,不要沾染过多红尘事。
孙阳也说出了自己的底线,为什么那么多人去做和尚,因为当和尚日子过的舒服,把这些优渥条件给消灭,当和尚的人自然就少了。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孙施主请入内吧。”
四大圣僧相互看了一眼,知道孙阳不可能妥协什么,能够让孙阳放佛门一条生路就算是不错了,而且他们是得道圣僧,也知道孙阳这些条件不过分。
“大和尚还算是明事理,放心,佛门有佛门的好处,佛门导人向善还是不错的,不过以后佛门那种教导人忍辱负重修来生缘的话还是不要说,这样只会教导出来大量的奴隶,把华夏人的血气都给磨灭掉,我倒是希望你们去外族那里传教,让他们失去斗志,以后华夏扩张就容易多了。”
孙阳说完就走进铜殿,留下了四大圣僧慢慢思考,孙阳的话对他们还是有很大的震撼和启示的,也许还是能够和孙阳达成一些共识的。
进入铜殿,在铜殿的中央,有一个台子,上面放着一个盒子,孙阳拿起了盒子然后看也不看直接扔到外边,盒子落地,从里面滚出来一块玉刻方印,不过落在地面上摔成了碎片。
四大圣僧看了一眼,无奈的摇了摇头,就知道骗不过孙阳,这块玉刻方印是假的,是重新模仿和氏璧制作的传国玉玺雕刻的,徒有其表。
扔掉盒子时候,孙阳用力一拍台子,木质台子瞬间四分五裂,从木台子中间重新落下了一个木盒,孙阳这才满意的拿在手中,打开盒子,里面是一块白玉无瑕的方印,方印上方是雕刻的盘龙,拿起来在方印底部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这八个字分别有龙、鸟、鱼、蛇形状,在方印的一角是黄金制作。
这就是传国玉玺了,和氏璧雕刻的传国玉玺,当年秦始皇一统六国,把和氏璧制作成了传国玉玺,当然也有人说是秦始皇又重新找一块蓝田玉雕刻的,可是这是双龙的世界,传国玉玺自然是和氏璧制作。
那个黄金角是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权,当时的汉孺子刘婴年幼,玉玺藏于长乐宫太后处,王莽遣人来索要,太后一怒就把玉玺摔落在地,一个角被摔碎,王莽让工匠用黄金补足。
东汉末年,乱世将至,玉玺不知所踪,后来董卓犯上作乱,十八路诸侯攻打董卓,攻破洛阳之后,孙坚率兵入宫,在宫中一口井中发现有五彩云气,令人查看,发现了传国玉玺,后来孙坚被人所害,其子孙策用玉玺和袁术换了兵马为父报仇,奠定了东吴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