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和帝从架子上取下一枚黑色的轻弩,递到身后兵部尚书的手中。
兵部尚书躬身接过新改良的轻弩,眼睛随之一亮,他武将出身,熟知兵事武备,武器优良与否,大多时候一入手便能判断一二。
其他人也凑了过来,围着兵部尚书看他试验改良轻弩的威力和射程。
过了一会儿,年逾花甲的兵部尚书神色激动,他朝着广和帝弯腰一拜:
“恭贺陛下,我大启朝又得一利器,若是运用得当,兵将装备充足,则边疆稳定、四方朝贺指日可待。”
广和帝摆摆手,朗笑出声:“借老尚书吉言,朕也希望能早日驱逐异族,还我大启朝黎民百姓一个远离战火的安稳盛世。这新式的轻弩研制成功,就算是一个好的兆头吧。”
丞相白闻礼笑眯眯地建议道:“陛下,这改良轻弩的能工巧匠该得重赏的。”
广和帝指着一旁静立沉默的裴玄,心情愉悦地问道:“那白相说说,朕该如何赏赐朕的都察院掌院?”
白闻礼面露惊讶和羡慕:“竟然是裴御史的巧思?裴元之当真是大才啊!裴大人,你博学广识,心思敏慧,于国于民都是有功之人,老夫佩服。”
对于老相爷的称赞,裴玄并不居功自傲,他摇了摇头,缓声解释道:
“轻弩能够改良成功,并不是元之一人的功劳。陛下,白相爷,诸位大人,元之能这么快就完善几年的设想、绘制出详细的图纸给工匠,多亏了苏语嫣苏姑娘的建议和帮助。没有她的奇思妙想,这个轻弩不会这么快就完成改良的。”
“是武威伯的外孙女?”
兵部尚书惊讶抬头:“宋老倔头的外孙女还能有这样的聪慧巧思?那可真难得,老夫还以为,那姑娘和她外祖父一样特别擅长舞刀弄枪打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