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自律行为,端肃举止,绝对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养成的。
往前追溯,就不得不提起裴玄此人的出身和经历。
裴玄出身世家大族,幼承庭训,规行矩步,诗礼熏陶。
小时候,他长得玉雪可爱,又聪颖好学,是家中备受宠爱的嫡幼子。
但是,家族庇佑他的时间并不长久,在裴玄十一、二岁的时候,看上去枝繁叶茂钟鸣鼎食的裴氏,因为卷入党争,因为家族长辈的错误站队,而轰然倒塌,一夜间分崩离析。
眼看他金玉满堂起朱楼,眼看他宾客散尽楼塌了。
从那个时候起,裴玄的人生之路就转了个方向,他从一个奴婢环绕、金尊玉贵的小公子,变成了独自一人安葬父兄,奉养病母,承担家计的贫困少年。
幸而,裴玄脑袋中的学问是货真价实的,并没有随着家族繁荣的衰退而一起消散。
他也是真聪明,即便没有博学的先生当老师了,他也能自学成才,举一反三。曾经用来陶冶情操的书画才艺,反而成了他养家糊口的依仗。
就这样,年少的裴玄一边照顾病弱的母亲,一边刻苦读书,等到他年少高中,生活终于要苦尽甘来的时候,缠绵病榻的母亲在报喜的炮竹声中,含笑闭目。
从那以后,裴玄就真的成为孤家寡人了,家族凋敝,族人离散,至亲皆亡,裴玄年纪轻轻,就尝尽了世事无常,旦夕祸福。
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裴玄在金榜题名的那一年,突然萌生了退居山野,求真悟道的心思,也是那一年,他在洛京城外的上云山上,认识了一个大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