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王殿下来了。”宫女来禀报。
太后神色柔和了,声音中不知不觉就带上了笑意,“让他进来。”
一位十八-九岁的男子大袖飘飘,翩然而入,轩轩韶举,俨然仙人之姿。
太后见到他神色愈和,招手命他近前,微笑问道:“英儿素来喜爱诗文,这次赛诗会你也过去看看,见到好诗佳句固然妙极,见到端丽之人,也是缘份。”
宣王本是含笑过来的,听到太后这么说,满怀失望,不禁问道:“祖母,孙儿跟您说过的那人,不可以么?”
太后淡声道:“那女子性情倨傲,恐不是个安份的。便是收了她,也要搅得你不得安宁。”见宣王目光闪烁,似有不甘之意,皱眉问道:“难不成你对她已是情根深种?她是如何引诱你的?”想到云倾胆大包天,有意勾引宣王,太后又气又急,已是声色俱厉。
宣王深知太后的性情,唯恐为云倾招来祸事,忙辩解道:“孙儿只是偶遇十八表妹,见她和表妹在一起,觉得她相貌还成,却是话也没有说过一句的。”
太后一颗心放回肚子里,紧绷着的脸缓和下来,温声道:“祖母就知道,你是对这人定是了解不深,只看了个外表。英儿,进你王府的女子固然需美貌动人,却也要性情柔顺,心地单纯,明白么?若城府太深,你便是讨了她回去,日后也只有生气的。”
宣王心道:“只要能讨到她,我不怕生气。”当着太后的面哪里敢说真话?勉强笑道:“祖母既说不好,那定是真的不好了。”
太后听宣王这么说,很是欢喜,“你过去看看,若瞧着谁顺眼,只管来跟祖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