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页

印钟添拉住我。“哪天有机会,再叫叶参谋出来吃顿饭吧。”

“嗯?”我不懂。

“我们应该好好谢谢他!再说,关系需要多沟通。”

电梯门合上,封闭的空间里,我苦笑。

关系,需要多沟通?印钟添若知道我和叶正宸的过去,不知他作何感想。

那晚,我失眠了,在值班室的c黄上翻来覆去到午夜,两个人影在脑中挥之不去。

印钟添的颓然无助让我心疼,叶正宸的气势逼人让我心悸,两个人像在我脑中较劲儿,你一言,我一语,斗得我思绪一片狼藉。

最后,我放弃了睡眠,披上白大褂走进值班室。

坐在电脑前,我调出收藏夹里各大国外医疗网站浏览,看看有没有新的成果,有没有抗癌的新药。

不是我崇洋媚外,国内的网站到处充斥着虚假广告,我被骗过两次,再不敢轻信。

偶然在一个网站上看见有个美国专家提到淋巴癌,见解独到,我忙打开邮箱,想给这位专家发封信,咨询一下。

邮箱登陆,收件箱里多了一封未读邮件,标题:【关于淋巴癌最新治疗病历。】

我以最快的速度点开,没有留言,没有署名,没有发件人信息。我隐隐猜到是谁,又不敢相信,急忙打开附件中的文档。

文档中总结了为数不多几个淋巴癌成功病例的治疗方案,每一个病例后面都有红色的注解或者专家的意见。

我细细地读,文档从头至尾,条理分明,无处不显示着笔者的专业和严谨。

是他,只有他才能写出这样有深度的东西,只有他会为明白我最需要什么,只有他会发一封没有留言,没有署名的信——他相信我能读得出,读得懂。

读到最后一页,结尾处有一行鲜明的红字:“总结这篇治疗方案,用了我二十四个小时,谢谢!”

看到这句好,我仿佛看见那让人又爱又恨的坏笑,看见那个通宵达旦坐在电脑前专注工作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