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华国需要更多更年轻的有为之士,这一点似乎已经成为了大师们的共识,无论是范老还是其他人,对待跟来的后辈都是带着欣赏的眼光来打量的。
有人看过祁云的文章作品,也会在知道祁云名字之后随意考量几句,祁云恭敬的回了话,对方提出个人的建议时祁云也认真的听了,再真诚的向对方道谢。
这样的态度显然让更多人对祁云印象越发的好了,还提醒自己的后辈以后有机会了多多跟祁云交流学习。
若是搁在孔孟时期,一个人周游列国上门请教,没有人会因为所处国家不一样就故意藏着掖着不肯出言交流学习,于是造就了百家争鸣的文学思想盛况。
现在他们华国文化知识方面也才刚结束长达十年的磨难,需要的也是交流融合,互相学习。
再进了两道检查口之后,陆陆续续的就能看见不同发色不同肤色的外国人了,华国人并不是普遍意义上的自来熟,他们本性更加矜持内敛。
而如今的外国人,或许有的人表面上表现得对华国人十分热情友好,然而内心多少是十分瞧不起华国人的。
虽然关于这一点祁云不愿意承认,但是这就是事实。
看看那些二十一世纪了还惊诧于华国居然也有超过五十层的高楼大厦,似乎华国在他们眼中永远都是八果联军时期随意欺辱的国度。
作者有话要说:
范洋:我、范洋、范大师之孙,也是一位玉树临风的美男子了【负手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