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页

乾世礼笑着喝了口茶,“继续。”

赵新说:“我现在比他那时候强一点,我不烧钱!”他有点自豪,“这行入门之后,就会发现很多乐趣,古玩是一个探索历史和美学的过程,我们几个现在都挺爱。”

这话,朴实但有水平,每一个家长都爱听,乾世礼知道乾启这一年多也没再买东西,这件事,不是节省钱的问题,而是他有了自己的美学考量,是成熟的一种表现,现在看来,连赵新都跟着懂事了,这倒是出乎意外,他说,“你们几个……这新的文化产业园,也是你们几个合股的是不是?”

“宝珠是大头。”赵新说,“乾叔,我给你说句真话,宝珠特别能挣钱,不比你差。”

乾世礼大笑起来。

赵新很想帮助小伙伴,继续鼓吹道:“你想想,你24岁的时候,肯定没宝珠这么能干吧,咱们要这么比。”

乾世礼笑了一阵才说,“她应该比我的高度更高才是……”

“咦……这为什么?”赵新虚心求问。

乾世礼说:“有你们几个帮她,她不走得更高说不过去。”

赵新傻眉楞眼看着他,谁说他们帮宝珠了?刚想反驳,一想不对,——这话,这话是在映射自己帮小启在推销宝珠吧……囧。

乾世礼也算看着赵新长大,这孩子心眼不坏,属于本性单纯,和乾启的性格有很多共通点,心软的缺点也是一样。也许因为这样,四个人里面,他和乾启的关系最好。乾世礼说,“当好朋友不容易,当一辈子的好朋友更加不容易。你和小启,现在这样,以后同行总有话说,我很为你们高兴。”

赵新受宠若惊,连忙挠着头说,“也都是宝珠带的,她还说让薛利和向诚也改行,说我们四个一起,将来一定可以组成牢不可破的四角形。”

“让他们改行?”乾世礼思量了一会,想出了大概,叹道,“到底是孩子。”让别人改行,这是一般人敢说的话吗?虽然,向诚和薛利,那的确是夕阳产业,但随随便便让人改行,并不是个成熟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