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页

这位乔姑娘,清沅上辈子并没有结识过,但记得十分清楚,印象深刻。

乔姑娘年纪和他们差不多,清沅记得应当还比她小一些。上辈子顾皇后选了吴佩儿为太子妃,从来就没考虑过乔姑娘,后来给太子选的两位良娣,乔姑娘也不在其中。

皇帝驾崩之后,顾太后渐掌权柄,朝中有些大臣对此有些疑虑,乔姑娘的父亲乔煦就是其中之一。

顾太后对这批人没有心慈手软。乔煦不久就被拿了个错处,流放到瘴疠之地。乔姑娘当时本已许婚,结果夫家惧怕顾太后威势,竟然退了亲。乔煦不忍心女儿跟着受苦,就将她寄住在京中亲戚家,并托亲戚帮乔姑娘另寻夫家。

乔煦为人刚直,到了流放之地,并没有一蹶不振,反而连写了几篇文章,都是议论时政,其中一篇直指太后执政的弊端。这终于让顾太后大怒,乔煦下狱,不久就在狱中死去。乔家被抄,乔煦的子女没入奴籍。

乔家虽然还有其他亲戚,但这时候都避之不及,亲戚都不愿意为乔姑娘出头。幸而乔煦的几个旧友可怜乔煦子女,在京中奔走呼号一番,这事情引起了番不小的议论。

最后是安平公主出面,向顾太后求情,若乔姑娘这样一个弱女子流落教坊,未免太过可怜。

清沅记得,那段时日她正好进宫去给顾太后请安。

顾太后仿佛闲聊一样问她:“安平和我说了乔煦女儿的事情。你有没有听说?”

清沅道:“听到城中一些议论。”

顾太后就问:“你怎么看,也和安平一样觉得我太冷酷无情了?”

清沅仔细斟酌字句,缓缓道:“娘娘母仪天下,岂是我能妄议的。只是娘娘若问我对乔姑娘怎么看,我觉得娘娘不妨保一保她。她的父亲已经离世,娘娘这时候保下乔姑娘,可显宽容仁慈,足以安抚众人。毕竟人死不能复生,而乔姑娘过得好,其他人也不好再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