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都忍不住笑起来,这顿饭吃得尽兴而散。
其实,郁闷的人不止曹寅一个,还有书致。翌日,成德早起,准备去望海楼念书,结果却见隔壁屋子密密地掩着帘子,一向有晨跑习惯的弟弟竟然还没起床。
他不禁好奇地打起帘子进去一瞧,却见书致倒是起了,只是还没更衣,正双手撑在脸盆架子上,对着盆水长吁短叹。
“你这是怎么了?”成德不由问道。
书致掩面倒回床上,拿被子蒙住头,闷闷地说:“我想请假,不想进宫。”
事情的起因还是在那群护军身上。
上任第一天,书致就知道了为什么佟国维、费扬古这两个后族出身的世家子弟,竟然异口同声地称这帮护军难缠。
以前他想当然地认为,守卫紫禁城的警卫,那必然是精锐中的精锐、王牌中的王牌,然而事实是清朝的守卫实行的是外紧内松的制度——精锐的士兵都被编入骁骑营,负责作战;而负责守门的,哪怕是守宫门的护军,都是被淘汰下来的老弱病残。
也许是因为当年的皇太极、多尔衮等王公贵族本身就是武力值拉满、足以把任何胆敢上门行刺的人大卸八块儿的存在,不需要再找厉害的人来保护他们,所以有清一代,紫禁城的护军待遇竟然一直不高。
只有家境清贫、没受过什么教育,从文考不上笔贴式,从武又进不了骁骑营的旗人子弟,才会选择当步兵。而紫禁城的护军就是步兵中的“精锐”——打引号的那种——特指当了许多年兵、经验丰富、武功又不足以晋升为骑兵的兵油子们。
本来城门护军负责守卫紫禁城的外门,御前侍卫则在乾清门当差,是两个各不相干的职位。但因为顺治朝的时候这些兵油子们溜号、开小差、晚上吃酒赌钱的现象频发,当时主管宫禁的皇父摄政王多尔衮才兴了个规矩,让自己的心腹侍卫们负责监督这群护军的军容仪表。
书致上任第一天就犯了经验主义错误,还像面对一群世家出身的御前侍卫那样,试图用拳头论英雄、以武力服人。
结果就是他把护军参领舒当阿等几个当值的将领全揍趴下了,却没想到这群不讲武德的家伙,倒在地上还不肯认输,反而出手偷袭,抱住他的腿扒他裤子。
书致头一回跟这么不要脸的家伙打架,铩羽而归,险些成了全皇宫的笑柄。如今他每天早上一出现在城门楼上,舒当阿等人就笑眯眯地跟他打招呼,又清脆又响亮地喊道:“小大人好!”
“小大人早。”
“哟,小大人来啦。”
书致行走在东华门城楼上,听着这络绎不绝的打招呼的声音,额头上忍不住冒出一个又一个井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