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定与科举

书致和曹寅这种家中“千倾地里两根苗”的半独生子女顿时看得傻了眼。

偏偏德塞又满心好意地把他们安置在雅布那一桌上,一众亲戚来参加大定,自然要过来和准新郎打声招呼,既然来了,看到席上多了几个陌生的少年郎肯定得问一问身份不是?得知了他们是皇帝的近臣、一同擒鳌拜的小巴图鲁,自然要称赞恭维几句不是?

两人被迫跟着雅布见亲戚,把“兄”“弟”“叔”“伯”四个字翻来覆去喊了上百遍,问好问得嘴皮子发麻,认人认得眼冒金星,微笑笑得脸庞抽搐。

一整天下来,书致等人都是脑瓜子嗡嗡的,连跟雅布单独说句话的功夫也没有,哪里还有功夫打趣戏弄他?

最后书致无语地对雅布说:“我跟我哥认识十四年,加起来也没叫过他一百声‘哥’。今儿跟着你倒是把一辈子的哥都喊完了。”

曹寅也是一副虚脱的表情,瘫在雅布房中的贵妃榻上,无力地说:“那么多人,你是怎么记得住称呼的啊?”

“就瞎喊呗。反正我是小儿子,这一辈里比我年纪小的人也不多。大的叫哥,小的叫弟,抱在怀里的是侄儿,老得走不动道的就是叔叔;梳辫子的叫侄女,戴旗头的不是姐姐就是嫂子。”

二人听了都大笑起来。

简亲王又留了他们吃晚饭,饭后,书致等人又按照科尔沁草原上的习俗,结伴陪雅布一起步行到新娘家门口,点起篝火,用蒙语唱一些求偶的歌。

一群少年纵情嬉笑,至晚方归。

书致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月上枝头。明珠夫妇都已经睡下了,唯有兄弟俩的房间还亮着灯。

书致敲门进去一瞧,却是纳兰成德拥着锦衾,坐在临窗炕上读书。

“这是唱的哪一出?”书致不由笑问,“囊萤照读,还是悬梁刺股啊?”

“是普通的复习功课。”成德起身腾出地方,示意他炕上坐,“你喝酒了吧,脸红成这样,赶紧喝杯茶压压酒气。”

书致接过哥哥递来的香茗一饮而尽,正要往他身边躺,忽然又想到自己今天接触了许多外头的人,身上也不知有没有什么致病菌,忙又回房洗个澡,换了寝衣才出来躺着,拿过他桌上的书来看,却发现那竟然是一本《中庸》。成德不仅在读,而且还用蝇头大的小楷密密麻麻地写了注脚。

书致不由更奇怪了:“好端端的,怎么把这个翻出来了?”

《中庸》跟《孔子》、《大学》、《孟子》合称四书,是这个年代的科举进身的必修课,相当于后世的高考教科书。

满人尚武,在习武之余能熟练使用汉字写五百字小作文就叫“文武双全”了。明珠为双生子规划的未来也是以武职出仕,在他眼中,大儿子喜欢读书,就像小儿子喜欢学医一样,都是增添生活情趣的风雅爱好,从来没有把“科举入仕”这个选项纳入考虑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