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各部门做准备的时候,导演和编剧看了一遍回放,确认没有任何问题。
吕东东有点顾虑:“这场戏已经是大结局了,焦点都在赵润身上,是不是不合适?”
编剧一直很喜欢赵润这个角色,谈论起他时有掩藏不住的洋洋自得。
赵润外放、鲜活,同梁昭一样,自始至终追逐的是自由,他想要挣脱皇室贵胄身份的束缚,尽情地去爱,去恨,去绽放生命。
但赵渊与他完全相反,他内敛、恪静,对一件认定了的事执着地去完成,在很多事情上近乎古板地坚持自己的原则。他从来不是视线的焦点,只是默默地如滴水穿石,从顺应时势的人变成操控时势的人。
编剧摇头,说:“我写的时候当然也注意到这一点,陆海本来是男主,看起来好像被抢了风头,但实际上我想他在看完剧本之后就有了决断。赵渊此人,是真正胸襟博大、能纳山海。甘愿放弃某些东西追逐自由,其实很容易,这样的人能活得尽兴。最难的,是为了某些东西甘愿放弃自由。赵渊就是这样,他身处一个封建王朝,有野心,有抱负,有坚持,还有爱。他的光芒是细水长流,是青史留名,他才是近乎完美的。”
不过编剧也很明白,观众们的第一反应总是把目光投向那个最能调动起情绪的人。
但作为创作者,塑造一个人物,也有属于他自己的坚持。
他相信观众能够透过赵润肆意的光芒,去看见赵渊的无声,会哪怕许多年后,观众们已然成长,再回头一看,更深地感受到原来赵渊是这样令人心疼也令人钦佩,会发现里面所蕴含的绵长余味。
“今晚的这场戏,陆海最后的那个眼神,已经足够说明一切了。”编剧最后总结。
对至高权力的渴求、期望和仇恨,那一眼,已经诉尽赵渊这个人物的一生。
蒋玉霖杀青后,吴煦的工作也接近尾声,提前离开了剧组。
离开之前,他特意找到季风,嘱咐他:“以后表演上有什么问题,随时可以找我,你很有天赋,又有热情,别埋没了,加油。”
季风听得心酸,情知自己又让老师想起了当初的他,于是肃然点头:“您放心吧。”
吴煦苍老的面容上露出宽慰的笑容,嘴里只喃喃两个字:“真好,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