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页

事故发生的原因清楚了,学校要为此全权负责,虽然没有死亡但由于涉及到了溪山村,导致得到不少关注度。一系列证据都非常明显,

溪山村里的村民在日常生活中给出事的几家帮个忙说个话,对自己孩子多加教育让他们注意安全的同时,也让他们多去找遇到事情的孩子玩,来消解这些孩子的心理阴影。

同时这件事情发生后,村里面的村民见面后讨论的话题就没有变过,尤其是家里有孩子的,愁的头发都掉了一大把。

溪山村曾经作为贫穷且人口少的小村庄,从来都是村里人去镇上上学。曲迟父母那辈上的都是公办的学校,上学全部都要靠着用脚走路,等曲迟长大后走路骑车亦或者做电动三轮车改造的载人车辆,当时也都是公立学校。

就在曲迟上大学那会儿,私立学校开始在碧江镇出现,到了最近几年,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都有好几家,家长们选择的范围广了,学校尤其是刚成立的私立学校为了招生更是提出不少优惠条件,校车包接送就是其中之一。虽然花费比以前大些,但还是有村民供孩子去上学。

“本来今年家里条件好了,我打算给孩子换去这个学校的,现在看来还是国家办的好。”

“谁能想象会发生这种事情,当时选择这个学校不还是为了孩子好嘛。”

“还是咱们村距离镇上太远,每天孩子自己走路去学校我也不放心,做其他车也会有着这种情况发生,看来以后还是要让我家那口子接送。”

“你们说附近塘西村小学怎么样?”

“先别说学籍能不能转过去,他们村的教学质量真的不行,每年考上一中的学生都没几个。”

“要是咱们村有个小学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