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贵媳妇,你有啥话就直说。”
赵氏道:“也没什么,就是赵家的赔偿,我想着我们家三儿不能白受委屈,但其实这个委屈也并不是我们三儿一个人全受了,小河村跟着高家来的人被高家带累了名声能不委屈?
因着高家这盆脏水我们槐树村的后生们差点被带累了名声能不委屈?
所以我想着,高家的赔偿我们老尹家一分不取,高家赔偿的银子拿来在槐树村修一座学堂,请两个夫子来给村里的孩子们启蒙,教孩子们认字识数。
学得好的将来也能多一条出路,不说是考科举,去镇上,去县里找个体面的活儿还是容易的。
我们村的孩子就免费入学,若是小河村的孩子……束脩一年给两百个铜板就行,对了,咱们里另外两个村的孩子要来上学也可以,束脩给五百个铜板就成了。学堂靡费不够的部分都从这三百两里头出。
至于说高家赔偿的三十亩地……”
第50章 用心良苦的赵氏
“这三十亩地,二十亩地作为槐树村的村田,优先赁给槐树村和小河村的人来种,每年赚取的出息七成拿出来按人头平均分下去,剩下的三成存起来,防着灾年……十亩地作为学堂的学田,槐树村孩子们的嚼用,学堂雇工的工钱就都从这十亩地里头出。
只是,今天之后迁入进槐树村的人没有资格参与村田分成,从外头认养的子女也没有资格分……
当然了,这些田地还是得记载我们当家的名下,将来若是哪个村里的人闹事儿,觉得咱们给少了,或者这样那样不公平……反正只要是让我们觉得烦了,那这田就立时收回来,学堂也不办了,谁也别再想得好处。
里长您说,这么安排可还好!”
“好极了!”里长自然是赞成的!“阿贵媳妇你是个好的,眼光放得长远,也知道为村里人考虑。”这件事办成了,也是他的政绩,太爷肯定是要表彰的。
槐树村的人原本要说凭啥便宜小河村的人,但是听赵氏说谁要是闹腾就把田地收回来,谁也别得好处,就没人敢吭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