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页

“你有在考虑就好, ”潘强稍微放心了点,但是心里的担忧也没完全放下,“可是周边的乡村里货源很有限,农户出栏周期也长, 不是短时间内就能解决的。”

“还有几个月的时间,足够了,先让农户增加养殖规模, 到时候应该能够接上, 实在不够就去别的地方进点货,再不济还可以减少一点产量,影响不大的。”江楷道。

“关键让农户增加规模恐怕也不容易,”潘阳想起这个更加发愁,“以前因为当时的皮革厂还在, 他们多少养一些,前段时间皮革厂倒闭后, 很多人家都把存栏的牲畜卖了,后来剩下的都是没卖掉的,最近咱们又开始进货,他们才终于可以把牲畜处理掉, 要让他们接着养,他们也害怕再出现卖不掉的情况,肯定不愿意。”

“那就消除他们的忧虑, 只要给足好处,自然就有人愿意。”

“给什么好处?提高价格?那样的话咱们的成本就上去了。”潘阳道,“再说即使提价,涨价空间也很小,没多大吸引力,大部分人家还是在担心,以后要是再出现皮革厂倒闭的情况,他们怕经受不起。”

“他们担心哪里,咱们就从哪里入手。”江楷不想再解释太多,事情毕竟是做出来的,“咱俩明天就去找他们谈吧。”

“好。”老板亲自出马,终于让潘阳吃了颗定心丸。

两人去周边乡村找农户,江楷专门带上了提前准备好的文件和材料。

到了地方后每家每户考察养殖能力,再跟他们谈条件。

江楷给他们提供收购保证,价格和数量都签订了合约,还预先支付一部分定金。一下子不但解决了农户的后顾之忧,还给他们解决了前期资金难的问题。

这个办法一实施,此前没人愿意接着养,现在却都争着要养了。

有钱不挣是傻子,而且是风险很小的买卖,谁不愿意?有的农户巴不得多养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