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赶得早不如赶得巧,这件事办得异常顺利,吃完午饭签文件,支付两年的承包费三千块钱,自此,江楷和苏简也是在农村有地的人了。
拿着文件从郑大伯家出来,苏简低声对江楷说:“吓着我了,我还以为要一次性支付二十年的钱,那咱们钱都不够。”
二十年的承包费整整三万块,他们这段时间总共也只攒下三万多块钱。
这些钱里面还有一部分要支付小吃街的租金,还要每月支付一部分当初订做厨台的费用,以及入股杨兰小糖厂的钱也是每个月往里投的。
现在他们还准备开家牛肉馆,又得往里投资钱。
“剩下的两万七,明年再给就没压力了。”江楷道。
想到存折里的三万多还没捂热又要往外掏,苏简抱着江楷的手臂摇了几下,噘着嘴不高兴的样子,“好不容易攒的钱,现在感觉处处都要花钱了,咱们刚刚当上万元户呢。”
“处处花钱才能处处挣钱啊我的乖乖,一下子也花不了多少的,最多几千,开了新店也够你当两个万元户的。”
“谁是你的乖乖了。”苏简好像其他话都没听进去,仿佛“乖乖”两个字比两个万元户还值钱。
江楷本想说这是口头禅,低头一看她抿着嘴微微泛红的脸,没再说话。
……
在宋丽丽家吃过午饭,大家一起进市里,父女俩依然去卖牛肉。
这次江楷把所有精瘦肉都买了,许其友和杨兰也都买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