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都是我现取的,”江楷道,“咱们先准备配料,一会儿做出来你再看看,要是名字不好听还可以改。”
从摆摊变成开店,条件升级跟鸟枪换炮差不多,但餐品设计简单美味的宗旨依然不变,江楷要做的这几样也不复杂。
毕竟他也没学过厨,只能回忆美食节目里看到过的做法,以及仿照他穿过来前见过吃过的小吃,还得挑那些简单的来做,才能保证做出来好吃。
豆腐酿自不必说,很多地方都很常见,其他三样,每一样也都有可参照的原型。
铁板五色饼,他打算仿照大阪烧的做法来做,只不过在这里菜品和调料都不能凑齐,只能参考做法,再用现有的原料代替。
多彩肉蛋包烧面,跟铁板五色饼差不多,他要仿照的是广岛烧的做法,同样会根据现有条件调整配料。
大井粿肉,则参考潮汕粿肉来做。
这些餐品只是参考,配料也会做出调整,口味跟那些正宗的肯定有很大差异,所以他不可能直接用“大阪烧”“广岛烧”“潮汕粿肉”这样的菜名。这么叫不但不好跟苏简解释,而且也有对那几样有名小吃的不敬之嫌。
旧菜单该准备的苏简都在江楷去买菜的时候准备好了,现在只剩下新餐品。
有的餐品配料是共用的,可以一起准备,江楷做了个简单统筹分工。
苏简准备素菜配料,姜葱切碎、包白菜和洋葱切丝、马蹄去皮、豆腐切成方块中间再切开一刀、海苔揉碎备用、油豆皮用水泡发、现成的绿豆芽也已经洗净。
江楷准备荤菜配料及调制酱汁,后腿肉剁碎、五花肉和梅花肉切成最薄片、鸡蛋打进碗里备用,再用市场能买到的各种口味的酱料调成复合味的酱汁,不同餐品的酱汁也有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