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告密信, 再令礼亲王得知陆嫔与人私会,礼亲王自然会对告密信重视起来, 甚至跑来猎场相劝。而礼亲王之言, 皇帝多数情形会听, 倘若不是对景王家的孩子们十分了解, 那么此次要验明正身的,极有可能就会是那几个孩子,与八皇子。
然后会发生什么,告密人早就写在了信上,不就是要证明他们“非景王所出”,更不是皇族?
当年也曾经历过储位之争的皇帝,知道有许多阴私手段,而令他愤怒的也在于此。
八皇子不论验下来是何结果,他总归会因陆嫔,对八皇子心怀芥蒂,而景王家的孩子若有什么,他对景王估计也到了头了。
这是何其歹毒的一石二鸟之计,若真成了,就会废了八皇子和景王。
幸好他因为信任这几个孩子,及时识破到了这一毒计,否则一旦他受了蒙蔽,大宝会如何?
皇帝都不敢往下想了。
“天池,你有何头绪?”
皇帝询问景王,他希望景王也能与他一样看出端倪。
景王处已过数度思考,皇帝对大宝的维护之情令景王意识到,原本的计策可能要变一变了。
景王略一思索,向皇帝讨了纸笔,飞快写道:陆嫔为饵,有人意图诬陷大宝,陷害儿臣。
皇帝点点头,景王的脑子看来倒也不差。
皇帝既问起,景王适当透露了另一件事,前些日子曾有贼人偷入景王府,欲取大宝之血,结果却误取了别人的。
景王尽量表述得巧妙,不让皇帝发觉是他在将计就计,至于贼人背后是谁,以景王的立场,若直接和盘托出,恐被猜疑,此计究竟谁能得利,相信不必他提,皇帝自己都会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