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页

首先,要做一个小推车,底部装四个转向轮,上面套一个藤条筐子,活扣的,两头带扶手,可以取下来。藤筐分为前后两部分,用隔板分开,加上座位,座位中间也用板子隔开。滕筐前小后大,前排坐两个娃娃,后排坐三个,这样既省工又省料,结实轻简,也安全。

蒋玉山的设计很完美,柳根发连连点头。

“蒋师傅,这个下来,得多少钱?”

“大叔,要是自己备料,我这边只收个手工费,若是包工包料,得再核算一下……”

蒋玉山很客气。

柳根发考虑着家里不缺木料,那藤条筐子集上就有卖的,不过都是两头一般大,到时候量了尺寸去定做一个。

柳根发就说:“蒋师傅,料由我家来准备,赶明儿就送过来,手工费多少?你尽管说!”

蒋玉山抿着嘴笑了笑。

“大叔,这个活儿复杂,收多收少都不合适,到时候您看着给吧?”

柳根发腰里有钱,底气足了不少。

“蒋师傅,这可不行,亲兄弟明算账,您还是算算工钱吧?”

蒋玉山向来精明,这会儿不过是看在柳家姑娘的面上,客气一下。见柳大叔一脸认真地样子,就算了一下工时。

“大叔,这设计费就不收了,我只收个加工费,算下来至少得十个工,就收您三块钱吧……”

柳根发心知是打了折的。

木工活儿一向不便宜,十里八乡娶媳妇嫁闺女的,都要打几样家具,那木匠接都接不过来。

想到这个,柳根发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块钱,递过去。

“蒋师傅,这是定钱,您收下……”

“好咧!”

蒋玉山收了定钱,打了条儿。

又核对了一下尺寸,还特意问了村道的宽度,很是细心。

柳小樱不得不佩服。

术业有专攻,蒋木匠年纪轻轻的,手艺相当了得。活儿做得好,脑子又灵活,这就是传统手工艺人吧。想着后世,好些手艺都失传了,很是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