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煊便嘘了一声。
温仪说了见过陛下,见过太子,可这御书房中,只有皇帝一个人,哪有什么太子。就连先前宫中谣传说太子被元帝扣在宫里,也并不曾准确提及究竟人在何处。那些人连面也不曾见过一次,又哪里能知道消息是真是假呢。
温国公如此恭敬,仿佛是见老丈人的上门女婿。可元帝看着这个‘新媳妇’,心情却并不大好。温仪的得体和坦然自若就像一根刺,时不时扎他心口。
元帝皮笑肉不笑,嘲讽道:“怎么,温大人如此神通广大,进出朕的后宫有如无人之境。与太后打好了交道,还晓得要来见朕?朕还当国公眼里,早就没了朕这个皇帝!”
温仪自如道:“陛下言重了,臣新婚——”话至此处便听里头一声动静,他侧耳听了听,方微微勾起笑,随后不顾元帝瞬时沉下的脸,坦然道,“臣新婚,本该请陛下来府中作客,奈何急了一些,礼节不周,这才备些薄礼,还请陛下见谅。”
这个态度,这个语气,这个意思——
和先前太子跪着求他时,一个模样!
元帝阴沉着脸,将要破口大骂的心情按捺下去,随后道:“你知道你在说——”什么混账话,然而后半句话尚未出口,温国公接下来那句话成功令皇帝住了嘴。
他道:“臣要给陛下献的薄礼,便是南姜。”
“……”
元帝沉默了一会儿,眯起眼:“你说什么?”
温仪坦荡荡道:“臣说,臣要将南姜,作为薄礼,献给陛下。”
——这可不薄,而是份大礼了。
南姜是姜国的分枝。早前姜国大乱,分出一小股叛军,扎根于北地易守难攻之处,没几年,渐成规模,虽不过是一小部分宗室加一些军队,竟也敢自称是国,国号南姜,就为了恶心姜国。若纯粹恶心姜国便罢,它驻扎的地方,偏巧就在大乾后心,如同一枝利箭,直指大乾薄弱之处。那里兵力不足,官兵混乱,乾堂难以伸及,多年清理不净。若非靠大乾强建根基支撑,而南姜又将注意力放在对付姜国上面,怕早该伸手处理了。
这几年南姜没少给大乾惹麻烦,左惹一下,右戳一记,似乎蠢蠢欲动。贺明楼一直对付着的胡人流寇,经查证后,多少是出自南姜手笔。
此乱不除,必成大患。
而今温仪堂而皇之将此事提了出来,无疑是一箭正中靶心,拨动了元帝心弦。国事当前,权衡利弊,他暂时压下了儿女情长,果然被引开了注意力。元帝略一沉吟,虽然动心,却不想表露出来,只说:“不过是些许叛军而已,这也值得一提?”
就知道元帝会如此一问。但温仪岂是不作准备就来的人?他也不着急,只又往前走了两步,不和元帝说值不值得,却反问:“陛下可知,抒摇太子前来,所谓何事?”
元帝道:“这朕当然知道。”
为了平他抒摇内乱,想叫大乾出手相助。元帝就是因为知道,所以才一直借故拖着不予正面回应。对元帝而言,抒摇的国师和皇帝是死是活,与他又有什么关系。最好乱个彻底,说不得能渔翁得利,就算不得利,等古尔真开口求了,他也可以占得先机。所以古尔真什么也不提,却只问皇帝要神官,他是决不会答应的。
温仪不着痕迹地瞥了眼内室,里头露出一只明晃晃的鞋子,显然有人站在那里。
他只看了一眼,便收回了视线,免得过于露骨被皇帝察觉。
“近些时日,因着要替臣治病的缘故,古尔真太子一行暂住臣的府中。臣与他攀谈,发现他是一个极其聪慧的人。替陛下分忧,是臣的职责,臣与他相交时便有意探他信息,这才知道——”温仪停顿了一下,见元帝果真被话头吸引瞧了过来,方说,“动摇他抒摇根基的,正是南姜。”
“……”元帝眯起眼睛,“区区南姜,竟能动摇一朝核心?”
“南姜成立时间虽短,人也少,可当年分出姜国的那批人,却是姜国精锐的力量。这些年他们看着如同流寇四处乱钻,却不曾被人占去多少便宜。”温仪侃侃而谈,“不仅如此,据臣所知,他们借着流窜的掩护,实际往各国插了不少眼线,又聚拢了一些原本通缉的流犯。”
流犯一事,是秦素歌和严瑾在出关途中发现的。
秦三原本是最顶尖的刺客,而严瑾是无往不利的神捕,官兵相碰,天下能有几个人是他们没见过的。正是因为发现一些本该埋在黄土之下的熟面孔,秦三才觉得奇怪。
他将此事报给温仪后,温仪上了心,嘱咐他们暗中继续查,后来偏巧事情一桩接一桩,这事人被温仪压到了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