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鬟们给江舒涵更衣,换上诰命服。
从宫里出来,江舒涵领回了两个匠人,命陈嬷嬷好生安置他们,“这是建宁窑场的匠人。太后特地将人叫过来,教我制曜变天目茶碗的。一定要好生招待。”
陈嬷嬷点头应是。
接下来半年,江舒涵跟着这两人学习怎么制造曜变天目茶碗。
曜变天目茶碗的精髓就是曜变技巧。
所谓“曜变”是指烧制成功的黑瓷器物能在光照之下,瓷器的表面焕发出黄、蓝、绿、紫等色彩融揉起来的彩光。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必须在烧制过程中使其形成一种非常薄的铁结晶膜。
就是这种铁结晶膜,将工艺难度提高了百倍。
半年来,江舒涵几乎每天都窝在瓷窑里,即便如此,她也只成功了一个。这还是她有基础的情况下。
匠人称赞江舒涵悟性好,江舒涵却觉得还得再努力。
这工艺近百道步骤,只要有一处错,就制不成。江舒涵只能多加练习。
转眼又过了八个月,江舒涵终于将曜变天目茶碗的制作工艺全部记在脑子里。
两位匠人告辞离开。就在这时,出海一年半的海船回来了。
满载而归,到了码头,市舶司接管海船,将带来的货物卖给各个商户。
两个月后,当初投钱的地主乡绅便能领到各自的分红。
江舒涵这个出了二十万两的土财主也因此大赚一笔,就算扣除交给朝廷的税,她也分到了六百万两。
国库一年的税收也不过七千万两,她这一趟几乎赚到了十分之一。这是何等的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