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页

这几句话的信息量太大。不少大臣们暗暗猜测,皇上是不是有意立献王为储?要不然也不会说出“江山托付给谁”这样的话。

威王一党的臣子不自觉看向威王。却见他两手攥成拳,面色丝毫没有异样,又觉得此事有蹊跷。

下了朝,献王一党的臣子纷纷围着献王,恭喜他接办如此大事。

祭祀向来都是皇上亲自主持,最次也得是太子。

现在皇上让献王主持,可见有意立他为太子。

威王从旁边经过,唇边勾起一抹冷笑,随即又若无其事,故作潇洒离开。

回了王府,威王召集幕僚,将朝堂之事和盘托出,末了,笑盈盈击掌,“此计已成。”

他用的计谋很简单,三人成虎,将皇上的疑心放到最大。

可怜那献王被皇上怀疑,褫夺了兵权,只领了个祭祀的虚职,不仅不觉得危机,还在做太子的美梦,当真是愚不可及。

幕僚们纷纷拱手恭喜威王心愿达成。

有一幕僚捋着胡子叹道,“只是皇上并未有立太子的打算。咱们还得继续跟献王斗。”

威王脸上的笑容也淡了,他曲起手指敲击桌面,目光阴沉,“难不成真要等到父皇百年后,本王才能有机会吗?”

到那时,他的机会只在五五之数。而且连五五都未必有。

要知道献王身后站着的是皇后,她手执后宫大印,如果父皇弥留之际留下诏书,皇后必定是第一时间拿到诏书的人。

如果诏书立的是自己,皇后必定会换下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