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的时候,江舒涵会在里面烧煤。
因为要控制温度,江舒涵早晚都查进棚子里测量温度,而后控制煤炭的火候。
时间眨到到了来年三月。
终于到了收货季节,这天早上,村民们全都翘首以盼守在棚子口,勾着往棚子里瞅,想看看成果。
此时天还冷,大家身上还裹着棉袄,却顶着寒风,前来观看。
如果真能种成,大伙也能跟着一块发财。
江舒涵打算先拔掉一个大棚的菜,她当即吩咐刘二妞和刘木生将靠近路边的那个棚子上的稻草揭开,“注意点别弄坏油纸。这纸很贵,没坏的下次还能用。”
用了一冬天,大部分已经戳了洞。但是也有少部分还没坏。
刘二妞和刘木生齐齐答应。
她这个冬天编了好些个筐子,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
揭开草帘子,油布和油纸,绿油油的千金菜呈现在大伙面前,众人齐齐惊呼,“哎哟,还真种出来了。”
“哎呀,柱子娘真种出了,她这回发了吧?”
这次就连那些说风凉话的都跟着一块高兴起来,衷心祝福江舒涵。
毕竟大伙可都是刘家人,江舒涵只要还想待在村里,就不可能藏私。于是大伙纷纷前来帮忙。
没一会儿,一个大棚的千金菜很快拔光,整整齐齐码在筐子里。
每个棚子是两分地,产量是200斤。
在现代千金菜的亩产量在2500公斤至4000公斤。在古代因为没有各种肥料,亩产仅有一千斤。但江舒涵已经很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