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长被抓,大伙也不哭了,赶紧上前求情。
铁匠抢在最前面冲衙役不停点头哈腰,“官爷,这里头一定有误会,他是我们的族长,他不是奸细。”
那衙役眼睛瞪得溜圆,“什么?你说他是你们的族长?那你跟他是同族?来人呐,将他们统统收押。”
话音刚落,就从城里面蹿出来上百个手执大刀的衙役,有些人穿着皂衣,有些人穿的却是便服。
江舒涵瞅着这些人有些不对劲儿。
古人对面容是非常在意的。
就比如科举选官,先不谈他们的殿试成绩,“身、言、书、判”作为首要条件。
身就是体型和外表,长相最基本的要求是五官端正,不能是歪瓜裂枣,还得要仪表堂堂,用老百姓一句俗话就是“横有横,竖有竖”,否则很难在百姓面前立官威。
言就是说话,得要口齿清晰,会说雅言(官话),否则说一口乡音,跟百姓和其他官员交流困难,有碍治事。
书就是字要写得工整漂亮,这对经常得看折子的皇帝而言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如果字写得丑,皇帝看着就费劲,还怎么看?
判就是要会判断,思维要敏捷,审判明断。官员要是没有判断力,很容易变成昏官。
在这四条标准之中,“身”居首位,也是最重要的。因为观瞻所系,放在最前面就起强调作用。
除了科举,还有刑法。
古代对犯了事的犯人,其中有一项就是在脸上刻字。这是警告百姓,不要轻意犯法。
而这些衙役,前头那几个还算方正,后头出来的这些就没法看了。
瘦瘦矮矮,脸上长麻子也就罢了,竟然还有几个脸上刻了字。瞧着那字刻上去时日不长,疤痕还很清晰,呈现粉红色,刀痕赫然是个“盗”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