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页

当然了,免赋税也是有要求的,那就是以后仲父他们这边出产的海盐,只能买给他,不能私自卖给别人了,当然了,村民们自家平日的消耗不算在里面。

以后海盐煮出来了之后,仲父他们也不用自己花时间,费力气送到城里了,夷伯候会安排门下的豪商去渔村统一收购。

仲父他们这次一共有五百一十八斤海盐就,换成细粮有四千一百四十斤,上次夷伯候已经提前给了三千斤粮食给他们了,所以这次只用给一千一百四十斤细粮。

不过下一次他们交海盐的时候,就能拿到全额的粮食。

仲父要了四百斤粗粮、一百斤细粮,剩下的全部换了成了布币。

以前一整个渔村加木沟村,也找不出两家有布币的人家。

那时候他们每天都指着海里的鱼、地里的粮食过日子,稍微有点家底的会囤布匹,条件不好的就囤粮食,布币这种不能吃不能穿的东西根本就没有市场。

但是仲父不一样,这段时间他经常往城里跑,自然是知道这布币的好处的,一枚布币才一两重,比同等价值的十斤细粮要轻便不少,相比于粮食、布匹,还是这不怕水,不怕放的布币好。

仲父之所以敢要这么多布币,也是因为家里还存着十来匹布,到时候要是村里的人不买布币的账,他就用自家的布匹抵账,布币留着自己用。

要不是村里有一些人家家里已经没有存粮了,他指定一斤粮食都不换。

当上里君之后,仲父也自发的会为村民们考虑了,他换五百斤粮食回去,供那些家里没有多少存粮的人换,也省的他们再往城里跑一趟换粮食了,一来一回三、四十里路呢。